2015年06月14日09: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6月12日,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今年521位有效候選人中,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有203位,其中年齡最小的46歲,最大的73歲。該院官網稱,即日起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投訴受理截止日期為7月31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到,“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2014年,兩院對院士章程進行了修訂。這次院士增選,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修訂章程后的首次增選。
相比往年,今年院士增選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增選規定要求,依照公務員法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軍隊系統參照執行)。
今年5月1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521名院士有效候選人后,就有報道稱,“名單無處級以上干部”。不過,有人發現,這份名單中,不乏一些高校的校長、副校長,科研機構的行政領導,以及國企的高管。這些從傳統意義上也具有一定行政級別的人,究竟算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處級以上干部”,也引發一定爭議。如今,在進入第二輪評審的203位候選人中,依然不乏這一類人的身影。
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20日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的一份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身份認定規則(試行)》的文件中,中國工程院針對公務員身份、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身份的認定,並未涉及高校、科研機構和國企領導。
中國工程院同時重申:候選人存在助選拉票等違紀違規行為的,要終止其當次候選人資格,在相關學部范圍內進行通報﹔情節嚴重的,除終止其當次候選人資格外,還將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資格,直至取消其終身被提名資格,並記入誠信檔案,進一步加大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另據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同日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關於重申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該文件提到,希望全體院士按規定出席評審會議,超脫部門、單位和學科的利益,鄭重負責地履行選舉權利。
此外,要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以及行政干預增選工作,反對干擾增選活動的不當行為。不接受請托和各種名目的送禮,不參加可能影響院士增選公正性的各種會議和活動。本報北京6月13日電(記者邱晨輝)
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候選人材料審閱、專業組評審、全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醫藥衛生學部採用通信評審、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從521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3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投訴受理截止日期為7月31日,匿名投訴原則上不予受理。
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各學部名單按照姓名拼音排序)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24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陳學東 |
50 |
特種設備設計與制造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
02 |
笪良龍 |
48 |
水聲工程 |
海軍潛艇學院 |
03 |
鄧宗全 |
58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04 |
付夢印 |
50 |
武器系統與應用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 |
05 |
高峰 |
58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上海交通大學 |
06 |
何琳 |
57 |
船舶海洋工程力學 |
海軍工程大學 |
07 |
侯曉 |
51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08 |
姜澄宇 |
67 |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
西北工業大學 |
09 |
李崇堅 |
62 |
電力電子及控制設備 |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0 |
李德群 |
69 |
機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動化 |
華中科技大學 |
11 |
李魁武 |
71 |
火炮自動武器及彈藥(戰斗部)工程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
12 |
李聖怡 |
69 |
機械電子工程 |
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13 |
邱志明 |
53 |
武器系統與應用工程 |
海軍裝備研究院 |
14 |
孫聰 |
54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15 |
孫逢春 |
57 |
車輛設計與制造 |
北京理工大學 |
16 |
田紅旗(女) |
55 |
運載工具運用工程 |
中南大學 |
17 |
王華明 |
53 |
機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動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8 |
王振國 |
55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及工程 |
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19 |
肖龍旭 |
53 |
控制理論與工程 |
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 |
20 |
許波 |
49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
21 |
楊德森 |
58 |
水聲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22 |
易小剛 |
51 |
專用機械設計與制造 |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
23 |
張衛華 |
54 |
運載工具運用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學 |
24 |
周志成 |
52 |
飛行器設計(包括總體、結構等)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27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陳純 |
59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浙江大學 |
02 |
陳杰 |
49 |
控制理論與技術 |
北京理工大學 |
03 |
戴瓊海 |
50 |
控制系統工程 |
清華大學 |
04 |
樊邦奎 |
56 |
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 |
解放軍總參謀部 |
05 |
姜會林 |
69 |
應用光學 |
長春理工大學 |
06 |
姜秋喜 |
54 |
信號處理技術 |
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 |
07 |
蔣亞東 |
51 |
傳感器技術 |
電子科技大學 |
08 |
藍羽石 |
60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09 |
廖湘科 |
51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10 |
劉永堅 |
53 |
雷達技術 |
空軍裝備研究院 |
11 |
馬晶 |
59 |
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2 |
寧濱 |
56 |
控制系統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學 |
13 |
孫凝暉 |
47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14 |
譚久彬 |
60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5 |
田捷 |
55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16 |
王恩東 |
48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
17 |
王沙飛 |
50 |
信號處理技術 |
解放軍總參謀部 |
18 |
王耀南 |
57 |
控制理論與技術 |
湖南大學 |
19 |
吳漢明 |
63 |
微電子技術 |
燦芯創智微電子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20 |
吳建平 |
61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清華大學 |
21 |
吳劍旗 |
48 |
雷達技術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22 |
吳偉仁 |
61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 |
23 |
楊知行 |
69 |
廣播與電視技術 |
清華大學 |
24 |
余少華 |
52 |
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25 |
張平 |
56 |
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 |
北京郵電大學 |
26 |
張雨東 |
51 |
應用光學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27 |
鄭輝 |
58 |
信息與通信網絡技術 |
解放軍總參謀部 |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23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陳芬兒 |
57 |
精細化工 |
復旦大學 |
02 |
陳建峰 |
49 |
化學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03 |
顧鬆青 |
68 |
有色金屬冶金 |
中國鋁業公司 |
04 |
黃小衛(女) |
53 |
有色金屬冶金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05 |
李賀軍 |
57 |
復合材料 |
西北工業大學 |
06 |
李衛 |
57 |
功能材料 |
鋼鐵研究總院 |
07 |
劉中民 |
50 |
煤化工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08 |
龍軍 |
58 |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09 |
呂劍 |
51 |
有機化工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10 |
毛新平 |
50 |
金屬壓力加工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11 |
潘峰 |
51 |
功能材料 |
清華大學 |
12 |
潘復生 |
52 |
金屬材料 |
重慶大學 |
13 |
彭金輝 |
50 |
冶金工程與技術 |
雲南民族大學 |
14 |
錢鋒 |
54 |
化工系統工程 |
華東理工大學 |
15 |
沈政昌 |
55 |
礦物加工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16 |
王富恥 |
66 |
金屬材料 |
北京理工大學 |
17 |
王迎軍(女) |
60 |
生物材料 |
華南理工大學 |
18 |
王玉忠 |
54 |
有機高分子材料 |
四川大學 |
19 |
吳鋒 |
64 |
功能材料 |
北京理工大學 |
20 |
謝建新 |
57 |
金屬壓力加工 |
北京科技大學 |
21 |
張聯盟 |
60 |
功能材料 |
武漢理工大學 |
22 |
張新明 |
69 |
金屬壓力加工 |
中南大學 |
23 |
鄭裕國 |
53 |
生物化學工程 |
浙江工業大學 |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27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程樹康 |
69 |
電氣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02 |
鄧建軍 |
51 |
核科學技術應用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03 |
鄧運華 |
52 |
油氣資源與勘探 |
中海油研究總院 |
04 |
葛世榮 |
52 |
煤炭開發 |
中國礦業大學 |
05 |
顧大釗 |
57 |
礦山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06 |
康紅普 |
49 |
煤炭開發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07 |
雷增光 |
54 |
核材料與核燃料 |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08 |
李根生 |
53 |
石油和天然氣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 |
09 |
李建剛 |
53 |
核科學技術應用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10 |
李寧 |
56 |
石油和天然氣工程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11 |
李文昌 |
53 |
礦產資源和地質勘查 |
雲南省地質調查局 |
12 |
劉池陽 |
62 |
油氣資源與勘探 |
西北大學 |
13 |
劉吉臻 |
63 |
熱能動力工程 |
華北電力大學 |
14 |
劉揚 |
57 |
石油和天然氣工程 |
東北石油大學 |
15 |
羅安 |
57 |
電氣工程 |
湖南大學 |
16 |
倪明江 |
66 |
熱能動力工程 |
浙江大學 |
17 |
潘一山 |
51 |
礦業的安全和環境工程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18 |
饒宏 |
54 |
電氣工程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19 |
湯廣福 |
48 |
電氣工程 |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 |
20 |
唐立 |
49 |
核科學技術應用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21 |
王成山 |
52 |
電氣工程 |
天津大學 |
22 |
王雙明 |
60 |
礦產資源和地質勘查 |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
23 |
王運敏 |
59 |
非能源礦產開發 |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
24 |
武強 |
55 |
礦山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 |
中國礦業大學 |
25 |
楊春和 |
53 |
非能源礦產開發 |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
26 |
趙振堂 |
54 |
核科學技術應用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
27 |
朱偉林 |
59 |
油氣資源與勘探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22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陳軍 |
58 |
攝影測量與航天測繪 |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
02 |
陳政清 |
67 |
工程力學 |
湖南大學 |
03 |
鄧銘江 |
55 |
水利水電工程 |
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工程建設管理局 |
04 |
馮夏庭 |
50 |
岩土工程 |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
05 |
孔憲京 |
63 |
水工結構工程 |
大連理工大學 |
06 |
呂西林 |
60 |
結構工程 |
同濟大學 |
07 |
孟建民 |
57 |
建筑學 |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08 |
彭永臻 |
66 |
市政工程 |
北京工業大學 |
09 |
任輝啟 |
62 |
土木工程抗災與防護工程 |
解放軍總參謀部 |
10 |
譚述森 |
73 |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 |
解放軍總參謀部 |
11 |
田軍倉 |
57 |
農田水利工程 |
寧夏大學 |
12 |
王復明 |
58 |
岩土工程 |
鄭州大學 |
13 |
王建國 |
57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
東南大學 |
14 |
王煒 |
55 |
城市規劃(含城市交通規劃) |
東南大學 |
15 |
吳志強 |
54 |
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 |
同濟大學 |
16 |
吳智深 |
54 |
結構工程 |
東南大學 |
17 |
謝先啟 |
54 |
土木工程抗災與防護工程 |
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18 |
岳清瑞 |
53 |
結構工程 |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19 |
曾光明 |
52 |
市政工程 |
湖南大學 |
20 |
張建民 |
55 |
岩土工程 |
清華大學 |
21 |
張喜剛 |
53 |
橋梁工程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22 |
鄭健龍 |
61 |
道路與鐵路工程 |
長沙理工大學 |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16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賀泓 |
50 |
大氣污染防治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02 |
賀克斌 |
52 |
大氣污染防治 |
清華大學 |
03 |
李家彪 |
54 |
海底探測與開發工程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04 |
任發政 |
52 |
食品科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05 |
任洪強 |
51 |
水污染防治 |
南京大學 |
06 |
單楊 |
52 |
食品工程 |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
07 |
施楣梧 |
58 |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
解放軍總后勤部 |
08 |
汪華林 |
46 |
環境工程 |
華東理工大學 |
09 |
王琪(女) |
65 |
輕工裝備 |
四川大學 |
10 |
王橋 |
57 |
環境信息技術 |
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 |
11 |
吳豐昌 |
50 |
環境基准與標准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12 |
吳清平 |
52 |
食品安全科學技術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
13 |
楊志峰 |
51 |
環境規劃與環境影響預測技術 |
北京師范大學 |
14 |
岳國君 |
52 |
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15 |
張遠航 |
57 |
環境區域污染控制技術 |
北京大學 |
16 |
趙謀明 |
50 |
食品科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農業學部(23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包振民 |
53 |
水產養殖 |
中國海洋大學 |
02 |
曹福亮 |
57 |
森林培育 |
南京林業大學 |
03 |
陳鬆林 |
54 |
水產養殖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
04 |
陳志 |
60 |
農業機械化工程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05 |
程式華 |
56 |
作物遺傳育種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06 |
金寧一 |
59 |
預防獸醫學 |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
07 |
康振生 |
57 |
植物病理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08 |
李天來 |
59 |
蔬菜學 |
沈陽農業大學 |
09 |
劉孟軍 |
50 |
林木遺傳育種 |
河北農業大學 |
10 |
沈建忠 |
52 |
基礎獸醫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11 |
沈其榮 |
57 |
土壤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12 |
宋寶安 |
52 |
農藥學 |
貴州大學 |
13 |
唐華俊 |
54 |
土地資源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4 |
田克恭 |
51 |
預防獸醫學 |
河南農業大學 |
15 |
童光志 |
52 |
預防獸醫學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6 |
萬建民 |
55 |
植物生物工程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7 |
王保海 |
63 |
農業昆虫與有害生物防治 |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 |
18 |
王漢中 |
51 |
作物遺傳育種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9 |
張福鎖 |
54 |
植物營養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20 |
張洪程 |
64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揚州大學 |
21 |
張新友 |
51 |
作物遺傳育種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22 |
朱明 |
57 |
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 |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 |
23 |
鄒學校 |
51 |
蔬菜學 |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
醫藥衛生學部(27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董家鴻 |
55 |
普通外科 |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
02 |
付麗(女) |
56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
03 |
高天明 |
54 |
生理學 |
南方醫科大學 |
04 |
高長青 |
55 |
胸心外科 |
解放軍總醫院 |
05 |
顧曉鬆 |
61 |
醫學組織工程學 |
南通大學 |
06 |
黃從新 |
64 |
心血管病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
07 |
黃璐琦 |
47 |
中藥資源與鑒定學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08 |
賈偉平(女) |
58 |
內分泌與代謝病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
09 |
蔣建東 |
56 |
藥理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 |
10 |
蔣建新 |
52 |
野戰外科 |
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11 |
李鬆 |
51 |
藥物化學 |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
12 |
李校堃 |
51 |
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 |
溫州醫科大學 |
13 |
李兆申 |
58 |
消化系統病 |
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 |
14 |
劉良 |
57 |
中醫內科學 |
澳門科技大學 |
15 |
寧光 |
52 |
內分泌與代謝病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16 |
錢忠明 |
64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復旦大學 |
17 |
喬杰(女) |
51 |
醫學細胞生物學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18 |
尚紅(女) |
54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中國醫科大學 |
19 |
石炳毅 |
64 |
泌尿外科 |
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 |
20 |
石遠凱 |
54 |
腫瘤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
21 |
孫穎浩 |
54 |
泌尿外科 |
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22 |
王軍志 |
59 |
生物藥學 |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
23 |
王小寧 |
57 |
基礎醫學 |
解放軍總醫院 |
24 |
張學 |
50 |
醫學遺傳學 |
中國醫學科學院 |
25 |
張英澤 |
62 |
骨外科 |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
26 |
張志願 |
64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27 |
趙銥民 |
58 |
口腔修復與正畸學 |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工程管理學部(14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
01 |
柴洪峰 |
58 |
信息與電子工程管理 |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02 |
陳曉紅(女) |
52 |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 |
湖南商學院 |
03 |
丁烈雲 |
59 |
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04 |
耿汝光 |
58 |
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05 |
胡曉峰 |
58 |
信息與電子工程管理 |
國防大學 |
06 |
金會慶 |
58 |
醫藥衛生工程管理 |
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07 |
金智新 |
55 |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 |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08 |
凌文 |
52 |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09 |
劉合 |
54 |
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10 |
盧春房 |
59 |
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管理 |
中國鐵路總公司 |
11 |
邱菀華(女) |
68 |
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2 |
邵安林 |
51 |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管理 |
鞍鋼礦業集團 |
13 |
汪壽陽 |
56 |
信息與電子工程管理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14 |
向巧(女) |
52 |
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 |
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