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

2015年05月31日23:5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原標題:《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創新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現就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深化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的重要意義

  農村社區是農村社會服務管理的基本單元。隨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國農村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農村人口結構加劇變化,部分地區非戶籍居民大幅增加,非戶籍居民的社會融入問題凸顯,部分地區存在村庄空心化現象,農村“三留守”群體持續擴大﹔農村利益主體日趨多元,農村居民服務需求更加多樣,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明顯滯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難以適應﹔村民自治機制和法律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等。加強農村社區建設,有利於推動戶籍居民和非戶籍居民和諧相處,有利於促進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務與農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更好地銜接互動,有利於增強農村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為農民幸福安康、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中央高度重視農村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對推進農村社區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農村社區建設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行政村范圍內,依靠全體居民,整合各類資源,強化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社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努力構建新型鄉村治理體制機制。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組織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實踐証明,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順應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強做好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推進試點工作。

  二、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素養為根本,完善村民自治與多元主體參與有機結合的農村社區共建共享機制,健全村民自我服務與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公益服務有效銜接的農村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形成鄉土文化和現代文明融合發展的文化紐帶,構建生態功能與生產生活功能協調發展的人居環境,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農村社區建設示范點,為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完善自治。堅持和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尊重農村居民的主體地位,切實維護好保障好農村居民的民主政治權利、合法經濟利益和社會生活權益,讓農村居民從農村社區建設中得到更多實惠。

  ——黨政主導、社會協同。落實黨委和政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規劃建設、政策引導、資源投入等職責,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和自治組織基礎作用,調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村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城鄉銜接、突出特色。加強農村社區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配套銜接,強化農村社區建設對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支撐,既注意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又重視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

  ——科學謀劃、分類施策。把握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做好農村社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提高試點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有效性。加強分類指導,統籌考慮各地農村社區的經濟發展條件、人口狀況及變動趨勢、自然地理狀況、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合理確定試點目標和工作重點,因地制宜開展試點探索。

  ——改革創新、依法治理。堅持和發展農村社會治理有效方式,發揮農村居民首創精神,積極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深化農村基層組織依法治理,發揮村規民約積極作用,推進農村社區治理法治化、規范化。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責編:袁勃)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