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拆遷
肖三、王向財等人向新京報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們在2009年參與的一次拆遷事件。
2009年11月18日早6點,老?來電說,“生意”來了,某縣有老百姓不讓施工,施工方打算用十萬搞定這事,讓肖三多找點“帶病的”去幫忙。老?保証“只是去幫人‘協調’,不打架、不傷人,也不算犯法”。老?也是金主的“嘍?”之一。
雙方談好了價格,找一個“病人”一天100元、一包煙,管吃。
肖三打電話通知了附近兩個村的18名艾滋病人,他們分乘兩輛面包車趕往鄰縣縣城,其中有尹小楓。
當天上午9點,艾滋病人們抵達工地南邊的拆遷現場。下車后,肖三給同伴們作了動員:“人家找我們的,必須出點力”。
一些“病人”喊著“我是帶病的啊”,並舉著雙手,向阻路村民們出示艾滋病治療卡。
這種治療卡,用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取藥、治療,並在需要救助時表明身份。
村民們后來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聽說艾滋病,“當時就懵了”,不敢再反抗。
現場本來有村民們組成的人牆,數名“病人”向人牆作勢走去,人牆立刻散了。“他們一來拉我,我就害怕,趕緊跑。”一位堵路村民回憶。
專家介紹,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隻有三種: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行為傳播。人們日常的活動則不會進行傳播,比如淺吻、握手、擁抱、共餐、共用辦公用品、打噴嚏、蚊虫的叮咬等。
拆遷現場不止一批艾滋病患者。工地北邊,有來自汝南縣東皇廟鄉的十二三個“病人”和七裡店鄉的五六個“病人”。他們也是被人用100元/天的價格雇來助陣的。
王向財和其中的幾個人認識,於是加入其中湊個份子錢。
事后,老?告訴肖三說,還有艾滋病人想來,但晚了沒錢。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