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生(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楊芳 劉昶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4日開始年內最后一次出訪,首站就是哈薩克斯坦。此次哈薩克斯坦之行是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首訪,也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總理時隔6年再次訪問這一中亞國家。
李克強此次訪問哈薩克斯坦有何意義?中哈兩國將在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取得哪些新進展?人民網記者就此專訪了我國駐哈薩克斯坦前大使姚培生。
中哈物流互通開啟“新章程”
12月10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獨立23周年招待會在北京舉行,駐哈薩克斯坦前大使姚培生作為重要嘉賓出席招待會。在招待會上,姚培生對人民網記者說,中哈兩國已經在物流互通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實質性成果,這必將會推動兩國貿易的暢通發展以及兩國人民的密切往來。
他預計,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雙方將會在兩國發展關系進一步交換意見的基礎上,簽訂相關文件。
回顧歷史,姚培生發現,我國一直以來很重視和歐洲以及中亞國家的交通物流發展,而中哈建交20多年來積澱下了夯實的基礎。蘭州到烏魯木齊的高速鐵路將於今年年底全線開通,這些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進一步地推動了兩國的物質貿易流動。
李克強總理的此次訪問將進行中哈兩國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兩國高層領導人的此次會議一定不會讓道路交通物流的發展止步於此。溝通兩國的道路交通建設也將開啟新的章程。
中哈合作注入“新動力”
姚培生還指出, 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而哈薩克斯坦是中國在獨聯體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共建的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中國陸地邊界線上第一個跨境貿易和投資合作中心,也是目前中國唯一跨境經濟合作區。
“今后兩國的政策制定,包括此次李克強訪問時進行的意見交換和協議簽訂,都應該最大限度的簡化兩國人員來往程序,包括簽証等實際問題的推動解決都會很大程度上促進兩國貿易的發展以及民心的共融交流。”姚培生表示。
訪問期間,李克強總理不僅將出席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還將在兩國企業家委員會活動上致辭,見証兩國簽署約30份合作文件,總金額有望超百億美元。
上合組織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盛世良認為,李克強總理此訪體現了中方對中哈友好的高度重視,商業大單的簽署會為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哈民心共融“新起點”
姚培生在總結兩國外交合作的進展時說:“蘭州到烏魯木齊的高鐵、連雲港的物流轉運平台,以及已經開通的霍爾果斯至阿騰科裡鐵路等設施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成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進展﹔而政策、貿易、民心等都是看不見的東西,雖然無法量化,但就兩國的切身利益來說,也必將在日后更加快速地進步。”
兩國的民心共融是基於文化認同的成果,而文化的互通了解又必須以經濟的共生為基礎。2012年中國公民赴哈約18.5萬人次,哈薩克斯坦公民來華達49.1萬人次,中國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了4所孔子學院。雙方還經常舉辦文化日、電影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9月23日接待來訪的哈薩克斯坦國防部部長艾哈邁托夫曾表示:“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特別是擴大向西開放。中方願同哈方加強包括防務安全在內的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促進民生不斷改善。”
姚培生表示,促進兩國經濟互通有無,推動兩國人民建立起更加親密的友誼,這符合兩國長遠發展目標。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也會以此為出發點,構建中哈民心共融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