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清東陵隆恩殿周圍搭起了腳手架。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啟動文物保護工程。
王兆華
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近日,清東陵方面宣布,將全面啟動建陵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修復和保護工程。
歷經盜墓者的破壞與風雨的侵蝕,這個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將被注入超過7億元的資金,讓文物受損情況不再繼續惡化。
它遭受破壞和侵蝕的程度到底是怎樣的?對於它的修繕,歷史背景如何,又將用何種傳統與現代的工藝去“修舊如舊”,修復難點在哪兒?新京報記者對話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王兆華。
大修
7.1億元的大修
新京報:這次是清東陵有維修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修繕工程,為什麼會啟動這麼大的工程?
王兆華:清東陵很多文物這麼多年已經不同程度腐化,新中國成立前還遭受過破壞,如果再不修繕,情況會繼續惡化。
新京報:這次修繕工程有多少項目?最關鍵的是哪幾處?
王兆華:清東陵一共是7大類49項,加起來預計要7.1億元。最關鍵的比如說古建筑這塊,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康熙景陵的大碑樓、順治孝陵的石橋,都是大型的修繕,都是上千萬的工程。
新京報:這種“大”有什麼具體體現?
王兆華:有的能夠達到四五千萬。比如景陵的大碑樓,土建部分做完了,現在是做木材加工,一個大碑樓得用1800立方到2000立方的木料,農村蓋房子,連門窗都算上也就是兩三立方木料。
新京報:這幾處文物是清東陵最核心的部分,修繕是因為重要,還是老化程度太深?
王兆華:清東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國家以前在這方面投入不多,我們邊對外開放邊碎修也能維持,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就是民房用了30多年也得修了,更何況這些建筑都是木質結構,它的椽子、檁子、斗拱等木構件經過日晒雨淋腐化嚴重,有的屋頂已經漏雨。
新京報:歷史上清東陵遭受過兩次盜墓,這兩次劫難給陵區造成了哪些嚴重的破壞?
王兆華:這兩次經歷讓清東陵裡除了順治的孝陵,其余4個皇帝、15個皇后、136個妃子的地宮全都被盜了。因為民間傳說順治出家了,孝陵是衣冠塚,事實上他的碑文寫得很明確,他是清朝入關第一個皇帝,國家財力不濟,地宮裡就沒放珍寶,康熙的景陵在1952年才堵上,裡面積的都是水,據當地六七十歲的老人講,在他們小時候曾經在地宮裡捉迷藏。
新京報:陵區內被盜走的文物主要有哪些?流向是哪裡?
王兆華:我們單說慈禧的棺槨,被盜走的文物,當年在市面上就價值1億兩白銀,她的棺槨裡隨葬生前用過的金銀珠寶之后,裡面還有很多空隙,怎麼辦,最后用斗,倒了幾大斗珍珠才把裡面鋪平。
至於陵區被盜走的文物,流向不知道,無論是1928年盜墓,還是1946年的盜墓,現在公開露面拍賣的一件都沒有,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1946年那次被盜,資料記載后來收回來一些,但收回來之后下落不明。
推薦閱讀:
世界主要領導人形象認知調查:習近平國內國際認可度和本國人民信心度均排名第一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