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中介成幫凶
張新華貪腐背后有一干專業人士充當“智囊團”,涉案人員多達55人
多名辦案人員告訴記者,不少人對張新華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他是“能人”,讓瀕臨破產的國企“起死回生”﹔有人認為他貪得無厭,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在庭審中,張新華也堅持為自己辯解,聲稱是“在保護國有資產”“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事實上,張新華的貪腐手法的確相當有“技術含量”,背后還有一干專業人士充當“智囊團”。據了解,該案涉案人員多達55人,包括白雲農工商黨委書記、副書記、紀委副書記等9人,村干部、親屬、私人老板、法官、律師、拍賣公司負責人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共同侵吞國有資產的腐敗鏈條。
在蠶食土地的過程中,張新華先虛構下屬企業向廣田公司借款,再聲稱無力償還,拿土地抵債。在評估土地價值時,利用中介機構故意把價值壓低。“表面上看程序都合法,背后裡卻有貓膩。”公訴人說。
張新華被多名職工舉報十多年未被查處,辦案人員稱張新華善於“銷贓”,使人抓不到把柄
案發前,張新華曾被白雲公司多名職工舉報十多年,卻未被查處,辦案人員對此的解釋是張新華善於“銷贓”,使人抓不到把柄。張新華在香港成立了新元公司,由其外甥和司機代其持股,通過地下錢庄將贓款洗到香港新元公司,然后再通過新元公司賬戶將部分贓款匯至其前妻和女兒的海外賬戶,又將剩余贓款出借或投資廣田公司收取高額回報。
此外,張新華還借安置員工之名,成立多家關聯公司,將贓款注入或出借給關聯公司用於投資開發廣田、新雨田公司控制的部分物業,漂白被其侵吞的國有資產,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不可否認,張新華是具有經營頭腦的,可惜的是在他走錯路時沒有人及時喝止,使他越陷越深。”一名辦案人員感慨地說。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