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電影《黃克功案件》劇照。昨日,首個國家憲法日獻禮電影《黃克功案件》在全國公映,77年前的“黃克功案”成為該影片的主要內容。
立有赫赫戰功的紅軍干部殺了人,該怎麼審判?被稱為“首個國家憲法日獻禮片”的電影《黃克功案件》,昨日起在全國公映。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為憲法日量身定做的,這是誤解,其實是巧合。”該片制片人王浙濱告訴新京報記者。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劇本創作耗時近9年,由於題材敏感,遲遲未投入拍攝。
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壓反腐,從嚴治黨、治軍。該片編劇王興東覺得,“拍這部片子的大環境有了”,但此后的攝制過程,一波三折。直到今年,中央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成為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題。《黃克功案件》更具現實意義,隨后拍攝完畢,並在首個國家憲法日公映。
“共產黨絕不包庇自己犯罪的干部,不搞官貴民賤,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理念,這正符合現行憲法的基本精神。”王興東認為,《黃克功案件》由一部敏感題材電影到“憲法日獻禮片”,它的境遇折射出法治、憲法在政治生活中的變化。
推薦相關: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