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APEC歡迎晚宴上的致辭讓人印象深刻,贏得了現場嘉賓和網上民眾的一片掌聲。他用拉家常的方式,風趣幽默地主動提到了“APEC藍”:“這幾天,我每天早晨起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氣質量如何,希望霧霾小一些,以便讓各位遠方的客人到北京時感到舒適一點。”他說,好在“人努力,天幫忙”,這些天北京空氣質量總體好多了,並擔心“這話可能說早了”,“但願明天的天氣也還好”。
縱觀這次宴會致辭和整個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的一系列講話都延續了一貫的短、實、新的語言風格。事實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發表了百余次重要講話,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化的語言風格,許多話題被熱議,許多語錄成熱詞,許多觀點成了百姓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的經典和名言警句。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的講話充滿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官方話語體系。那麼,“習式”講話有什麼風格?學“習”講話有哪些要點呢?
學“習”講話:講故事、擺事實
善於用講故事、舉事例、擺事實的方式同頻共振、凝聚共識是習近平講話的一大風格。
△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
比如,他在坦桑尼亞演講時,講了一對中國年輕人如何熱愛非洲的故事,在講到中非關系和中非人民越走越近時,列舉了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熱播,以尋常百姓生活的共同點,拉近了兩國人民的距離﹔在墨西哥演講時,用米盧帶領中國足球闖進世界杯比賽和墨西哥跳水隊在中國教練指導下拿下好成績的事例闡述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這些事例鮮活實在,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宣傳效應。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