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軍區:許世友炒豆芽接待彭德懷,固輝指揮台海軍演
南京軍區鎮守中國的東南門戶,許世友、丁盛、聶鳳智、向守志、固輝、陳炳德、梁光烈、朱文泉、趙克石、蔡英挺等先后任軍區司令員。
南京軍區的首任司令員許世友算得上聲名顯赫。他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許家窪(今河南新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許世友剛從朝鮮戰場回國不久,就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鎮守東南。
許世友是老紅軍,當過敢死隊隊員,是一員猛將。但在南京軍區司令員任上,他出了名的“小氣”。他平時最愛穿一身軍裝、一雙解放鞋,最中意的床鋪是木板床。軍區機關管理部門先后兩次要給他更換高級臥車,許世友都拒絕了,北京吉普一直是他的座駕。有一次,彭德懷因公務路過南京,許世友設家宴招待,桌子上就擺了豆芽菜等4道家常菜,彭德懷對此很贊賞。當了司令員的許世友對家屬的要求也很嚴格,從來不為他們的工作和升遷打招呼,還常告誡他們:“你們當過幾次敢死隊?受過幾次傷?為人民做了什麼了不起的貢獻?老實工作,干什麼不是為人民服務?”
許世友自己也保持著普通戰士的本色。當年,在長征路上,他就常常在戰斗間隙手舞大刀,為戰士們表演武術。1958年9月21日,毛澤東接見了參加南京軍區常委擴大會議的全體人員。毛澤東握著許世友的手說:“世友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干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工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干部可不可以下連當兵?可不可以作個決議?”許世友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完全可以,堅決照辦!”在毛澤東走后的第二天,南京軍區常委就召開會議,許世友在會上第一個向常委報名,要求下連當兵。軍區常委研究決定,批准許世友、張才千、肖望東、林維先、饒子健等30位將軍首批下連當兵。1973年底,各大軍區司令員對調,許世友結束了在南京軍區18年的司令員生涯,前往廣州軍區擔任司令員。
長期以來,台海局勢都是南京軍區關注的重點。1995年,美國突然允許李登輝訪美,引發了一輪台海危機。為遏制“台獨”勢力,同時為了促進東南沿海戰備建設,中央決定南京軍區於當年舉行大規模的陸海空軍聯合演習。此時,南京軍區的司令員固輝早已准備充分。
固輝原名顧建業,遼寧蓋平縣(今蓋州市)人。1947年,17歲的固輝參軍,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豫西剿匪等。1950年,他隨部隊來到黑龍江北安地區開荒生產,是穿軍裝的第一代“北大荒人”。隨后他又參加了抗美援朝。1990年,固輝升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當走進南京軍區的機關大院時,固輝深感責任重大:南京軍區面對台灣地區,駐守在改革開放第一線。固輝一上任就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找出了重點——狠抓各級黨委班子建設。他連續3次下部隊,對團以上領導班子進行跟蹤考核和指導。同時,他還重點勘察了轄區地形,初步掌握了軍區整體情況。
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給海防管理和戰備工作帶來一些新問題,固輝重點對上海、浙江、福建進行了調研和思考。他要求軍區積極爭取地方的配合,把海防管理中的問題調查清楚,制定出完善的海防管理方案。調研中,他敏銳地意識到在沿海,尤其是福建沿海,敵對勢力的滲透已經對部隊構成嚴重威脅。隨后,南京軍區專門制發文件,把防止敵對勢力滲透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有了這些准備工作,固輝在指揮台海軍演時游刃有余。演習結束后,時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專門簽署命令,嘉獎了參加演習的部隊。
除了在軍事上不含糊,固輝對部隊的作風要求也很嚴格。1991年冬季征兵時,駐南京某師私自擴招女兵45人。固輝得知情況后,認為這嚴重違反了部隊紀律,責成有關部門認真調查、嚴肅處理。由於很多老首長來說情,有關部門的調查報告採取了寬容態度。但固輝頂住壓力,不為所動。他在調查報告上批示:“我個人意見已經提出,如果其他同志都同意這個報告,一定要將我個人的批示轉總部。”由於固輝堅持原則,該師最終把擴招的女兵全部退回。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