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佔斌:
縣改區要嚴控
“縣改區要嚴控,值得改的地方可以改。”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張佔斌,就行政區域調整下的縣域、市域發展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不論“省直管縣”,還是“縣改區”,都是國家在市場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特別是城鎮化發展中,必要的行政區劃調整。
如何看待本輪縣改區浪潮?縣改區和省管縣兩種模式分別在何種情況下最適合開展?在區域發展中,兩者下一步將會呈現出怎樣的態勢? 2月28日,張佔斌就上述問題接受了《民生周刊》記者的採訪。
民生周刊:浙江是最早實施財政上省直管縣的省份,浙江模式曾被媒體廣泛報道,但據我們採訪發現,目前浙江在做大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縣改區的情況明顯增多,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張佔斌:浙江很早就實行了省直管縣改革,也可以說是我國省直管縣改革的示范地區,主要體現在財政上的“省直管”。市縣均衡發展,這是浙江的特色。浙江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兩個方面要重視,一個是草根經濟,另一個是省直管縣。但浙江的專家自己也講,浙江沒有像江蘇那樣培育出大城市。除杭州和寧波外,其他城市規模都不大。
浙江省直管縣時間長,城鄉之間差距比較小,要素沒有過分地向特大城市集聚,資源均衡利用,城鄉統籌發展,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讓城鄉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讓改革紅利被公平分享,在這樣一個起點上發展中心城市,市縣的地位會更加平等,市場機制起的作用會更大些。
然而,任何改革政策都不可能照顧到方方面面,由於浙江推進均衡發展,增長極快的城市相對少一些,這是浙江的一個現實。現在注意中心城市發展,也需要適當調整行政區劃,適當整合資源。
民生周刊:2013年以來,浙江、廣東等多地出現縣改區潮,這基於什麼背景?
張佔斌: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發展,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對城市群發展出台了相關政策。城市群的發展需要核心城市,這就是多地縣改區的背景。其實,國家在城鎮化政策走向上,從“十二五”就開始推動大城市、中心城市發展,因此發達地區縣改區的比例更高。
過去,縣改區主要在大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因為要把這些核心增長極做大做強。其實,有些城市不需要擴展得太大,如果採用省直管縣的方式來發展十年,能夠成為很好的中等城市,這樣對於城鄉發展一體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公共服務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作用。
我認為,可以將區位條件比較好、發展基礎比較好和有影響力的縣,實行省直管縣,提高其管理層級,讓縣擁有更大的權力和更多的發展資源,這有利於國家整體上的均衡發展。
從長遠來看,中小型城市是今后城鎮化的重點。我們有很多基礎很好的縣城,可以發展成為中等城市。如果縣都合並到市,市擴大了地盤,縣發展的積極性就會被壓制。從這個意義上講,應培育更多的中小型城市,減少大城市的壓力。我建議,省直管縣的力度可以再大一點,有些地方的改革可以更徹底一點。
民生周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推行省直管縣改革。能否請您詳細解讀一下,什麼樣的地區是“有條件的地區”?
張佔斌:首先,需要縣本身的經濟實力比較強,有影響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迫切需要改革,需要擴權。比如西藏有些小縣,隻有幾千人口,就沒有必要。西部地區基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但在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可以。
其次,從戰略上講,種糧大縣、棉花大縣、蔬菜大縣或者養殖大縣,國家希望通過它來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或者保障糧食和農產品供應安全,也可以賦予這種大縣一定的權力,進行省直管縣。
最后,從培育更多的中小城市來講,如果縣可以向中小城市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和城市建設很好,人們可以找到工作,就不需要往大城市跑﹔但是,由於管理層級多,管的人多,一些縣的公共服務就跟不上。所以,要培育更多的中小城市,就需要拿出一些縣進行改革。一個省拿出兩三個大縣或再多幾個由省直管,是完全可以的。
民生周刊:您如何看待省直管縣和縣改區之間的關系?對於一個縣級城市來說,縣改區或省直管縣,取決於什麼條件?
張佔斌:省直管縣和縣改區的著眼點不一樣。現在縣改區是因為有些大城市要發展,整個結構上沒有空間,於是把相鄰的縣變成區。實際上,有些縣是不願意這樣的,因為這樣一來,縣的自主權就降低了,不如原來具有完整性,所以改革后很多地方會有矛盾。比如浙江的湖州和長興之間,就有這種微妙關系。
各地情況不太一樣,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道理。很多地方在縣改區后,對於區或者縣本身不一定好,但也不一定有什麼大的損失。然而,全市的架構改善了,如產業布局和人口布局,可以在全市范圍內調整,資源配置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調整,這對全市來講是有好處的。
有的地方則不願意施行省直管縣。比如廣州周邊的縣(市)很願意讓廣州管,不願意省直管,這是因為廣州的經濟質量高。廣州是廣東第一名,所以縣的福利也是向第一名靠齊的。然而,這種情況比較特殊,不具普遍性。
重點規劃的大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的周邊地區很有發展必要,可以縣改區。如果中心城市發展並不好,就沒有必要縣改區。城市的水平帶動不了,就要讓縣自己去發展。另外,是縣改區還是省直管縣,需要省區縣都有共識。如果共識差距非常大,就需要放一放。
民生周刊:從全國來看,您認為省直管縣下一步的走向是什麼,將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
張佔斌:河南現在拿出10個縣進行改革,從政府、黨委、人大、政協到法院,這10個縣與市沒有關系,全都與省建立聯系,這個力度是很大的。浙江財政體制一直都是省管縣,在現有基礎上,可以拿出幾個區位條件好、產業基礎好的縣,實行完全省直管縣。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些縣很可能發展成中心城市、大城市。
總體上要推進省直管縣,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要省直管縣,要選取具備條件的縣。縣改區要嚴控,值得改的地方可以改。除省會外,一個省大約還有三四個大的中心城市就可以了。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