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尹卓委員:對交通部提案回復不滿意

人民網 張潔嫻

2014年02月24日09:2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2013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的全國兩會,可以說是中國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緊扣改革與民生,引發媒體和百姓的廣泛關注。本網在2014兩會前夕採訪了10位在2013年兩會中“高光”代表、委員,了解他們這一年“去哪兒”了,都在關心什麼忙碌什麼?如何履職?2014年兩會,他們的關注點又將去哪兒?

尹卓,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海軍專業技術少將。

針對國防軍事領域的熱點問題,他總在第一時間公開發聲。

年近古稀,他本打算履行完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的職責就退休。但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我們又看到他活躍的身影。“軍隊還需要我,這五年我就要干好。”

2013年兩會建言“加強南海搜救力量部署”

2013年“兩會”期間,尹卓提交了兩個提案。其中一個是加強南海搜救力量的部署。

“我國最南端的搜救點在西沙,大部分在海南島。從海南島到南沙南端大概1000多公裡,”尹卓直言,“艦船飛機若在西沙以南發生海難、空難,我們基本無法及時搜救,很難履行責任。”外交部也曾呼吁在南海建立搜救碼頭、搜救機場,但這同時意味著可能引發周邊國家的不良反應。

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中國在南海設立氣象站,為過往船隻和飛機提供氣象預報。由此,中國才開始在永暑礁設站、布點。尹卓表示,這是合理合法的行為。同樣,聯合國在南海方向賦予中國一定的搜救責任,中方在南海建立搜救區,也是無可非議的。這一舉措將加強中國在南海的合法資源。搜救碼頭、搜救機場建成后,中國的漁政、海警在緊急情況下均可使用。

尹卓去年提交的另一個提案是限制國外超大型礦砂船進入中國,以保護我國海洋環境和海上國防設施。

2010年起,一些國外大型礦產企業,與中國協商建設40萬噸級的大型礦砂船舶碼頭。作為回報,它們承諾以低廉的運費運輸礦石,為中國的鋼鐵企業帶來收益。尹卓指出其背后的問題——40萬噸級碼頭建成后,必須採用國外相應噸位的礦砂船,而我國大批15萬噸至30萬噸級礦砂船將被迫淘汰,當前已建成的與之相適應的礦碼頭也都將作廢。

尹卓還指出另一個現實問題,當前國家對鋼鐵企業嚴格限產,鐵礦石需求量大幅減少,鋼鐵產量被急劇壓縮。而這種投資隻會有利於國外大型礦產企業。“礦砂船被它們壟斷,從鐵礦砂的出產、運輸,一直到我們這兒,逼迫你接受一個‘到岸價’,這個價格仍然是它說了算。”照此發展,國外企業將壟斷整個產業鏈,對於中國的遠洋運輸業將造成巨大的傷害。

分享到:
(責編:高澤華、趙艷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