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專訪厲以寧: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轉【6】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 田亮 許陳靜

2013年10月29日15:31    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手機看新聞

“民營經濟之春”

此后,厲以寧在民營經濟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精力。2003年下半年開始,剛擔任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厲以寧牽頭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調研組,在遼寧、廣東、浙江、深圳等省市頻頻召開座談會,拜訪當地企業家。一個多月后,調研組匯集了一份長達17頁的調研報告,提出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准入、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稅金融支持等建議。2004年2月13日,這份報告連同厲以寧的一封信遞交到國務院。溫家寶總理當天批示:“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應有一個通盤考慮,著手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問題,形成一個政策性指導文件。”

2005年2月25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金融等行業和領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因文件內容共36條,被簡稱為“非公經濟36條”,2005年也被稱為“中國民營經濟之春”。

但在實施過程中,厲以寧發現,政策應有細則,但“非公經濟36條”還是比較籠統。以至於有人講,“36條”准入的門是個“玻璃門”,能看見裡面,但進不去。還存在進去了又不得不在非市場因素干擾下被迫退出的“彈簧門”。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厲以寧在溫家寶出席的政協經濟、農業聯組會議上第一個發言,詳細闡述了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困難。溫家寶隨即回應:“要放寬民營經濟的准入,解決所謂‘玻璃門’和‘彈簧門’的問題,真正自願投資。投資能夠夠到我們期待的結構轉型方向的,我們都應該支持。”

2010年5月13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允許”變成了“鼓勵”,在市場准入的條件、范圍、扶持政策等方面做了更明確、寬鬆的規定,中國民營經濟迎來“第二春”。

2009年11月22日,厲以寧80歲生日那天,第二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09)揭曉,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理論以84票贊成獲獎。當厲以寧接過獎杯,會場掌聲雷動。股份制理論從提出到獲獎用了近30年,這30年的經濟騰飛是對厲以寧最好的致敬。

對學生論文中的標點錯誤都細心改正

“我從來不想當官,隻想做一個學者。”30余年教書生涯裡,厲以寧培養了大批學生,其中不乏李克強、李源潮、張茅、陸昊等政界要人和許多商界精英。

厲以寧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他現在還在給本科生上大課,聽課的學生擠滿教室。據一位大三學生回憶:“厲老師講課大多數時間不用講稿,隻在卡片上列出提綱。講課時,他或站,或坐,或走動,臉上挂著輕鬆的笑容,一雙眼睛閃閃發光。他會忽然注視著某個同學,請他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講完一段后問大家:‘你們看有沒有道理?’”

厲以寧批改學生的論文非常認真。1988年至1991年,李源潮攻讀北大管理學碩士學位。2009年,李源潮回憶說:“我當厲老師學生的時候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干部(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而厲老師已經是很有影響、受人尊重的著名教授。他審閱我的碩士論文時,從題目、結構、觀點到打印格式,都給予細心指導,花費了大量心血,甚至用錯的標點符號,他都發現並向我指出來。厲老師這種扶持后生、誨人不倦的精神,每每想起,我都十分感動。”

滕飛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至2010年間師從厲以寧。滕飛向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回憶道:“有一次跟厲老師到貴州畢節去調研,厲老師婉拒了當地政府安排的參觀活動,主動提出:‘我們自己走走看看吧。’他走到哪兒,就直接跟那兒的農民聊天,獲得第一手資料。”

滕飛說,厲以寧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也像學者那樣觀察生活。“厲老師沒請保姆,自己做飯,還常去菜市場買菜,老百姓感受到的東西就是厲老師感受到的東西,所以他能真實了解目前經濟運行得到底怎麼樣,非常有質感。”

2004年,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音同仍)重病在床,無法繼續輔導博士生,便懇請厲以寧將這幾位博士生收入門下。厲以寧欣然答應:“我和董老師是多年好友,董老師的學生就是我的學生。”現任中國鋁業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經理的程志強就是這幾位博士生之一。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自己又在厲以寧的指導下讀了博士后,直到現在,隻要有時間,他就和厲以寧一起做研究。

分享到:
(責編:袁勃)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