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杭州西湖景區游客“井噴”。魏志陽 攝
十一期間,大黃鴨落腳的頤和園很受歡迎(10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10月1日,一名游客在蘇州市玄妙觀入口處攀爬上銀杏樹採摘銀杏。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被稱為“黃金粥”。和往年一樣,“擁堵”依然是關鍵詞。
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道路水路共運送旅客6.1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而據國慶假期假日旅游統計報告可知,今年國慶7天假期,全國共接待游客4.28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233億元,比去年中秋國慶8天長假,還分別增長了0.7%、6.1%。
網絡上頗為流行的一句話或可代表出行者的感受: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間。
每小時千米的“龜速”
去年中秋國慶假期,首次實施高速公路假日免費通行。有人稱,高速公路“一秒變成了停車場”。更有乘客在高速上遛起了狗。
本月2日,京津塘高速天津段,一位長發乘客站在兩條長長車龍間,跳繩健身的圖片,則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當日上午,從四川成都到汶川的徐先生,通過都汶高速公路廟子坪大橋時,用了1個小時。據媒體報道,這座大橋全長1436米。
在網絡上,這種行進速度被戲稱為“龜速”。
在高速上遭遇“龜速”的遠不止徐先生一人。10月1日上午,廣東省廣河高速石壩北,最堵時,車龍綿延近48公裡。
【數說】
據交通運輸部重點監測的京哈高速、京滬高速、沈海高速、滬渝高速等10條重要運輸通道,1日零時至12時的數據分析,平均斷面交通量為21380輛,與去年國慶節同期相比增長20%。
去年集體照今年千人照
去年有不少游客打趣杭州西湖:本想拍張獨照留念,但拍來拍去都是集體照。更有網友調侃:“西湖見人不見橋”。
今年,網友又換了新的調侃方式:在西湖邊拍了張照,怎麼看都是千人合影﹔法海都被擠到西湖裡去了。
來自沈陽的於先生,則是與朋友結伴到山西平遙古城旅游。
“整個城裡全是人,縣衙裡‘關’的都是人。”於先生用“站在城樓上數人頭”來形容他在平遙古城的經歷。
從山東嶗山旅游歸來的三年級小朋友李森(化名)笑言,此次黃金周出游,他感受最深的是,希望自己可以長高些。這樣才能從人群中看到風景。
【數說】
10月2日,杭州西湖風景區各個景點累計客流量達100.89萬人次,西湖景區單日游客量首次破百萬。
去年,西湖中秋節當日游客50萬,國慶節當日90萬。
九寨溝四千余游客滯留
去年,鼓浪嶼上島游客創歷史新高,一日突破12萬人次。有人擔心:“鼓浪嶼要被踩沉了!”
今年最為外界所關注的一次景區擁堵事件,發生在10月2日的四川九寨溝景區。
當天,九寨溝景區游客量達四萬多人。
由於區間車等候的時間較長,部分游客強行攔停區間車造成了景區道路幾近癱瘓,無法運行。想上的上不來,想走的下不去,4000余游客滯留在山上。
九寨溝管理局等部門,隨后就游客滯留問題正式道歉,並承諾,10月2日購票進景區的游客,門票款可全退。
【數說】
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的通報顯示,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納入監測的125個直報旅游城市和景區點共接待游客3124.51萬人次,同比增長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