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一方金印在民心——記唐庄鎮黨委書記吳金印事跡【8】

2013年09月09日17:0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方金印在民心——記唐庄鎮黨委書記吳金印事跡

  “一切為了群眾,是干部的職責”

  吳金印深知,老百姓的心思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就是三條:有飯吃,有房住,有錢花。一句話,就是過上富裕的生活。他說:“啥叫聯系群眾?當干部的,把大伙領上致富路,才是最大的聯系群眾。”

  為了讓群眾有飯吃,幾十年來他造地不止,人們稱他“造地書記”。

  為了造地,他在獅豹頭的山溝裡、河坡上搭起工棚住了8個寒暑。

  為了造地,他在十冬臘月跳進結冰的河水中壘石堰。

  為了造地,他累得暈倒在地,在工程搶險中險些被滾石砸死。

  在獅豹頭,吳金印帶領群眾在亂石滾滾的河灘和荒溝野嶺上造出了2400多畝旱澇保收田,解決了當地群眾的溫飽問題。

  吳金印調任唐庄鎮黨委書記之后,瞄上了鎮子西北方向那10多公裡長的后山溝和10多公裡長的十裡溝。1992年10月,他帶領唐庄鎮機關干部,扛著鋪蓋卷,拉著鍋碗瓢盆和勞動工具,在雜草叢生的后山溝安營扎寨,組織起近萬人的造田大軍,開動3000多台大小車輛和施工機械,連續奮戰兩個月,造出了1000多畝良田。第二年冬天,他們又在十裡溝造田1000多畝。

  2009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入唐庄段,佔用耕地1420畝,開挖土石方約740萬立方米,堆放這些土需要佔用很多耕地。吳金印決定抓住這個機遇,用該工程剝離出來的耕作表層土在十裡溝閘溝造田。經過200多天奮戰,他們在這條荒溝裡造出了1810畝良田。如今,全長11.8公裡的金門溝造田工程也已啟動,工程完成后可新增耕地2600畝。

  荒溝造田,荒山造田,復耕廢棄窯場,復耕拆遷的村庄,這些年來,吳金印帶領唐庄鎮干部群眾造地1.5萬畝。與此同時,他們對全鎮的荒山進行治理,在山坡上修筑魚鱗坑以保住水土,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壘上石堰,將其變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在造田治山的日子裡,吳金印和唐庄鎮干部吃住在四處漏風的工棚裡,天不亮就起來搬石運土,掄錘打?。2001年冬的一天,干了一天活的吳金印,夜裡突然感到嚴重的腹疼。第二天,他發現尿液帶血。醫生建議他馬上到大醫院檢查。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他沒有驚動鎮裡的干部,隻讓兒子陪著他到外地做了手術。傷口剛剛愈合,他又馬上回到工地,人們動情地說:“吳書記,你這樣干,是在為俺老百姓拼命啊!”

  群眾溫飽問題解決之后,如何讓他們盡快過上小康生活、過上城裡人那樣的生活,是吳金印一個新的夢想。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就提出在唐庄鎮的代庄、雙蘭、石屏、仁裡屯等村搞新村規劃,建成了一批別墅式農民新居。2000年,他們又制定了《唐庄鎮村庄規劃建設實施具體辦法》,按高標准進行村庄綜合整治。如今,唐庄鎮85%的農戶住進了新居。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