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設嚴重依賴土地財政,GDP導向催生“造城”熱情
新城建設往往耗資巨大,那麼,巨額資金從哪裡來呢?
記者了解到,新城建設中,賣地建城成為一種常見的開發模式。賣地獲得土地出讓金﹔銀行貸款,抵押靠土地﹔融資、還債也靠土地——一切都來自土地。
以某縣為例,新城於2005年啟動建設,規劃面積14平方公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2.97平方公裡的片區是通過圍填海建造的,計劃投入16億元。該項目2011年報批,2012年開工建設,至今都是政府在投資。
該縣一位干部告訴記者,當地為新城籌措建設資金,主要通過由一家國資公司融資,建設基礎設施,然后出售土地遞次開發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老城區政府大樓的土地值100萬一畝,而新城隻有40萬每畝,那麼通過置換就可以解決蓋樓資金不足的問題。”那塊圍填海的片區,“整個人工島佔地4500畝,如果能有3000畝土地出售,按100萬元一畝的價格計算,將來光土地收益就可達30億元,資金應該不成問題。”對於未來的收益,當地干部很有信心。
為了建設新城,不少地方不惜承擔債務。專家分析說,地方利益和以GDP為導向的發展思路是“造城”的重要動機:借新城建設推動土地升值,地方政府獲得高額土地出讓金﹔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投資,拉動GDP增長,也是漂亮的政績。
“你當市長,建了項目大家都看得到,花了多少錢或者欠了多少錢,一般沒人追究。”一位專家直言:“前任市長建項目,配套設施還沒建人就調走了,繼任市長不願管,隻管上新項目。新城越建越大,配套卻不完善,就更發展不起來。”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資深研究員王梅說,對地方官員來說,建新城的資金來自財政收入、銀行貸款等,不是自己的錢﹔而且現在出口低迷,消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大的增長,投資拉動GDP增長的作用比較關鍵,所以地方政府對投資的沖動就更大一些。至於決策方面,一些政府官員不懂投資,項目不經過科學論証就上馬,造就了不少“拍腦袋”的新城、新區。
透支經濟發展潛力,地方政府債務高企,房地產泡沫蔓延
“造城”,在一些地方如火如荼地進行。但上述種種跡象表明,“造城”並沒有給很多地方帶來預期的繁榮。
有地方干部告訴記者,“造城”資金嚴重依賴土地財政,但新城建成數年,工商業發展不起來,居民區入住率又低,資金無法回流,地方壓力極大。
“這很讓人擔憂”,王梅說,城市大小應取決於有沒有規模效應。現在很多地方建的新城,既沒有足夠的人口聚集效應,也沒有交通樞紐或者產業支撐,“在沒有合理動態需求的前提下,為了建設而建設,很多是面子工程,造成投資無效、資源浪費,透支了經濟發展的潛力,地方政府債務高企。”
審計署日前公布的審計結果顯示,隨著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償債壓力也在加大。2012年底,4個省本級、17個省會城市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億元,為當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
房地產泡沫蔓延的隱憂也已浮現。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三、四線城市建設雖然投資巨大,但產業空心,市場需求不足,隻能留下大量爛尾項目。
“部分三線城市和四線城市、縣城再按這樣的模式發展房地產,恐怕在擴張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崩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說。
“新城建設其實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上海的浦東”,王梅說,關鍵在於要科學論証。一些中西部城市,三、四線城市都是人口流出的地方,“這些地方再建一個新城,不是浪費嗎?”
賣地建房的開發模式,加上規劃缺失、供過於求、配套不足,除了催生房地產泡沫,加重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還消耗著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屆政府賣下屆政府的地”的現象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此外,一位專家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將城鎮化看成一次圈地“良機”,以新城建設的名義,將大量農業用地劃為建設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效率下降,侵佔耕地、侵害農民利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