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基在上海【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朱?基在上海【2】

——讀《朱?基上海講話實錄》

為民

2013年08月16日03: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朱?基在上海

  一、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著力改善民生

  朱?基同志剛當選為上海市市長,就提出“應該提倡實干、辦實事的精神”,“如果我們老是坐在這個地方,不去辦實事,不去解決具體問題,那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他在上海工作期間,一直全力推進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狠抓“菜籃子工程”。朱?基同志上任伊始,就碰到上海甲型肝炎流行,物價持續上漲,干部群眾情緒低落。上海在計劃經濟時期80%的財政收入上繳中央,市政公共設施欠賬很多,交通擁堵、住房困難、環境污染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是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朱?基同志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把“菜籃子工程”即解決市民的副食品供應作為當時工作的突破口。他認為,讓老百姓吃得好、吃得便宜,這項工作關系千家萬戶,又能在短期內見效,可以振奮上海人民的士氣。為此,市政府派出專門小組赴北京、天津等地取經調研,制定了副食品生產和購銷體制改革的整體方案,推進產供銷一條龍改革。朱?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一直把這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經過幾年努力,上海初步形成現代化的副食品生產、購銷系統,“菜籃子”品種逐漸豐富,價格也趨於穩定。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朱?基同志在上海任職期間大力推進以交通為中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他提出:“首先抓好城市建設的規劃,特別是交通規劃。”“要根據其他城市的經驗,把上海的快速環線修起來,整個浦西段用高架,與兩座大橋相接,浦東段可以修立交”,“確保公交車輛優先通行”。為解決建設資金困難,他提出必須有保有舍,砍掉一批樓堂館所項目,保証有限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他努力爭取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和一些發達國家的優惠貸款,使上海虹橋機場候機樓改造、市內20萬門程控電話擴容、蘇州河合流污水改造一期工程、地鐵一號線、南浦大橋五大工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上海高架路的建成也使城市交通狀況大為改觀。從那時起,上海市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的現代城市基礎設施體系開始建設。

  大力推進住房制度改革。朱?基同志到上海工作后,多次深入舊城區和棚戶區察看,目睹了老少幾代人擠在一間陋室的情景,深感住房困難是上海市民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然而在當時市區人均居住面積僅6平方米的條件下,單靠政府投資進行住房建設,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改善住房條件的迫切需求。因此,朱?基同志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經驗,提出上海要走國家、企業、個人共同努力建房的道路,在全國率先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發行住宅建設債券,並提出上海一年要完成500萬平方米住宅建設的目標。在《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形成過程中,朱?基同志多次向國內外專家請教,並把房改方案交給全體市民討論,廣泛征求意見,使房改方案盡可能完善,也使社會各界對這項重大改革形成共識。他還提出了改造上海舊城區、棚戶區的整體構想,認為“舊城區改造要跳出原地拆建的老路子,確立‘打到外線去,挺進大別山’的戰略思想”。他的這一改革思路,為上海住房商品化改革和政府強化住房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礎,也為全國的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分享到:
(責編:潘旭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