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二代証缺陷:丟人可以 千萬別丟身份証【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央視關注二代証缺陷:丟人可以 千萬別丟身份証【3】

2013年08月15日07:29    來源:CCTV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央視關注二代証缺陷:丟人可以 千萬別丟身份証

  解說:

  更引起輿論關注的是,登錄全國公安人士信息查詢系統,龔愛愛和龔仙霞兩個身份資料竟然都可以查詢到。六年多來,房姐的兩張身份証一直並存,直到她的房產信息被調查,這個被稱為“工作失誤”的問題才被發現。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還有一個房妹事件,鄭州市二七區房管局原局長翟振峰被舉報,兒子名下房產14套,女兒名下房產11套,妻子名下既有公司、又有房產。而這一家四口也都有兩個戶口、兩張身份証。類似的事件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發生。

  (2009年5月新聞)

  羅彩霞:

  (身份証)號碼是獨一無二的,我說我不可能更改,我跟我媽說,我生下來是這個(號碼),我最后還得以這個號碼結束我的人生。

  解說:

  有的人擁有多張身份証,而來自湖南的羅彩霞卻需要與別人搶一個身份証。2009年,在天津上大四的羅彩霞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發現,相同的身份証竟然還有另外一個羅彩霞。

  羅彩霞:

  這個世界上怎麼有一個女孩子跟我一模一樣,同身份証號碼、同姓名,還叫羅彩霞,說不定是我姐姐或者妹妹呢。

  解說:

  調查証明,冒用羅彩霞身份信息的是她的高中同學王佳俊,2004年,王佳俊冒用羅彩霞的身份和高考成績,進入貴州師范大學。當羅彩霞發現這一事實時,王佳俊已經大學畢業,由於身份被冒用,考入天津師范大學的羅彩霞,當時面臨著教師資格証書無法注冊,甚至無法拿到畢業証書的困境。

  羅彩霞:

  我考這個大學真的不容易,然后到畢業的時候你告訴我,我這一切都要沒,你說我要怎麼辦,我當然要爭取我的東西回來。

  解說:

  2009年5月15日,湖南邵陽市有關部門就羅彩霞被同學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的調查情況,向社會進行了首次通報。

  肖益林 調查組成員 中央邵陽市紀委副書記:

  (王佳俊)戶口遷移証上公章是假的。今天上午傳過來一個結果是,體檢表上的是假的。

  解說:

  以上都是身份証的故事,以上也都反映了整個國家在公民身份系統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主持人:

  好,接下來我們還是要連線中國公安大學治安系的教授王太元。王教授您好。

  王太元:

  您好,主持人。

  主持人:

  您又怎麼看待我們相關機關在發放和管理身份証上面,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呢?

  王太元:

  身份証的發放與管理,最關鍵的是我們在局域網的基礎上,實現的全國聯網,其實不是全國的網絡化管理,因此沒有上下左右對於發証機關以及本人的有效監督,也沒有有效的網絡技術控制,因而出現了多戶口等各種情況。

  另外一個管理呢,是我們其實沒有法律依據,對於核查証件的人實施相應的處罰,實施全面的檢查。

  主持人:

  接下來從這個法律的角度來說,現在大家已經看到了,其實我們對相關利用身份証犯罪的懲治力度太輕了,從某種角度來說起不到這種震懾的作用,您怎麼看待這方面?是否應該需要在新的形勢下,需要有新的司法解釋去加重這種懲處力度?

  王太元:

  犯罪的基礎前提是違法,如果管不了那麼多不執行法律、違法的現象存在,想從重查處一些犯罪,其實是做不到的。我們在管理過程中,最關鍵的是發現人和持証人的法律、地位和權利、責任,沒有規定,憑証件核實身份的那些人和單位的法律地位、責任以及權利,因此這個權利抓不住,我們現在所說的身份証亂象一定會繼續存在,根本沒有辦法從整體上消除。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王教授帶給我們的解讀。從分析的三個層面來說,技術上有缺陷,我們期待將來的技術能解決困擾人們現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從法律懲治的角度來說,它是一個治標,還不能夠真正地治本。在目前的中間環節存在的就是,使用身份証的這些單位,比如一些金融機構,它可能在吸儲等等壓力面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使那些冒用身份証的人很輕易地就能過關,因此如何在這個領域裡堵住相關的漏洞,其實也是讓我們很多人能擁有安全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但長遠看要靠技術。

  (央視)

(來源:CCTV)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