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追風的漢子”,追著台風跑,哪裡有台風,就去哪裡救援——
沖進台風的人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7月23日早晨8時,南海救116輪上25歲的年輕水手沈小龍邊哼著歌,邊用水管沖刷著甲板。駕駛台裡,47歲的南海救助局高級船長彭建波正指揮著船舶從廣州駛向珠海桂山島。
南海救116輪乘風破浪馳騁在平靜的海面上,時停時下的雨透露出大海的喜怒無常。“一般台風來之前,海面都很平靜。”沈小龍抬起頭說,“台風來了,我們就會有救助任務了。”
“ 追風的漢子 ”
“你們是不是搞錯了航向?前方是台風啊!”
“我們是海上救助船,航向不會錯,就是要到台風中執行救助任務!”
2006年一個漆黑的夜晚,彭建波指揮著南海救111輪從陽江迎風奔赴將受台風襲擊的汕頭海區。面對一條商船發出的善意提醒,彭建波堅定地回答。
“2006年0601號台風‘珍珠’是57年來在5月份出現的、極為罕見的強台風。我們接到命令趕赴台風最可能登陸地點——汕頭抗台。”彭建波至今記憶猶新,“當船舶駛到珠江口外海域時,台風‘珍珠’中心風力已經達到16級,而船舶所在海域的風力也達到12級以上,十幾米的滔天巨浪,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大浪一會兒打到駕駛台上,將輪船全吞沒﹔一會兒又把船舶高高拋起,如同狂風中的枯葉。”彭建波說,當時船上的很多船員都被晃暈了,邊吐邊工作。船上的師傅們沒法做飯,船員們隻能吃餅干和泡面,這種狀況堅持了兩天。
台風“珍珠” 剛過,南海救111輪就接到命令前往東沙群島搜救越南漁民。“台風雖然已經過了,但是在航行途中仍然有9級~10級的大風,船舶搖擺達30多度,浪都打到了錨機甲板上。”彭建波回憶說,“經過10個多小時的航行,船舶抵達東沙海域並找到首條遇險漁船。隨后又在附近海域陸續發現了16條越南漁船,每艘船上都至少有30名漁民。”當時,已經在海上漂流了一個星期,缺少燃油和補給的漁船爭先恐后地圍過來。最終,“南海救111”輪共救助遇險漁船14艘,人員306人。
“這是我國救援外國漁民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跨國救援行動。”彭建波笑著說,“類似這樣的救助案例還有很多,我們救助隊伍就是追著台風跑,哪有台風,我們去哪裡救援,每年至少要追4次~5次台風。”難怪有人稱他們為“追風的漢子”。
據介紹,截至7月19日,南海救助局已成功救援各類遇險船舶794艘,救助救援遇險人員12883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