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數學院原主任被判10年 260萬科研費炒期貨--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北航數學院原主任被判10年 260萬科研費炒期貨

2013年07月01日08:2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為炒黃金和買期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下簡稱數學學院)黨政辦公室原主任孟江濤,被控貪污27萬、挪用237萬科研項目經費,近日終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地處北京高校集中區的海澱檢察院統計,2003年至今共立案偵查科研經費領域職務犯罪17件21人,這些案件暴露了諸多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掌握大筆科研經費的教授群體,有可能成為新的腐敗高發人群。”海澱檢察院人士坦言。

  報銷單上的“假簽名”

  2011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又迎來一個新學期。

  數學學院行政秘書兼會計丁某,核對暑假報銷單發現,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孟江濤經辦的幾筆經費報銷單異常,“領導簽名的筆跡與往常不同。”

  丁某找到院長反映此事。據院長的証言,報銷單上的簽字不是他本人簽寫。

  按照財務制度規定,進入預算范圍內的經費才能支出,每一筆經費最終都要經過院長本人簽字才能報銷。

  異常的報銷單上,除了有院長簽名,有的還有副校長的簽名。

  這名副校長得知此事后,查了一下自己的課題經費,發現原本100多萬元的經費隻剩下4000多元。

  模仿領導簽字冒領經費

  “感覺到事態很嚴重。”數學學院院長稱,經過質問孟江濤,他承認偽造簽名報銷,總金額達200多萬元。

  “出事后,孟的家人拿出全部積蓄並賣了房子,為他退賠贓款。”知情人說,孟江濤被取保候審后,家人以為判幾年就出來了,沒想到檢察院越查越多,最后指控了貪污、挪用兩個罪名。

  據指控,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間,被告人孟江濤採取偽造領導簽字、虛開會議通知、虛構會議支出和辦公用品支出等手段,先后多次挪用項目經費共計237萬余元,用於個人買賣期貨、黃金等經營活動。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間,被告人孟江濤採取同樣辦法,先后多次虛報冒領項目經費共計27萬余元。

  之后他通過一家公司的銷售員幫忙換現,銷售員扣除6%的手續費后,再把錢打到他的工行賬戶。

  曾通過學生騙領助學金

  在虛報冒領27萬元中,他則是通過在報銷單、勞務費列表、學生助學金等列表單上,偽造領導簽字,偽造領用人簽字等方式,再到學校財務虛假報銷、虛假冒領勞務費和學生助學金。

  這期間,他模仿了副校長、院長和兩位教授的簽名。他還曾等學校財務把5000塊學生助學金打到學生卡后,讓7名學生把錢取出后拿給自己。這7名學生當時都蒙在鼓裡,以為是學校為避稅找他們幫個忙。

  孟江濤說,在挪用和虛報冒領涉案錢款之初,只是想臨時借用,用來炒期貨,由於虧損,一直沒能補上。在近一年的時間內,他將這些錢用於炒黃金和外匯期貨。

  2011年9月,孟江濤負責管理的經費卡(存放科研經費等)上的錢已所剩無幾,他當時已經比較擔心。同年10月底,學院發現賬目問題,孟江濤覺得瞞不住了,主動承認全部經過。

  ■ 分析

  經費管理漏洞成腐敗溫床

  法院認為,鑒於孟江濤犯罪后自動投案,且積極退賠了涉案全部贓款,具有悔罪表現。故對其挪用公款罪依法從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6年﹔對其所犯貪污罪依法減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6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0年。

  海澱區是北京高校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海澱檢察院每年都會辦理一定數量的高校科研經費腐敗案件。該檢察院的有關統計材料顯示,2003年至今共立案偵查科研經費領域職務犯罪17件21人,發現貪污、挪用類犯罪較為集中,犯罪分子利用科研經費監管漏洞大肆作案,不乏高級知識分子等,已成為該領域職務犯罪的主要特征。

  常年查辦高校科研經費案件的檢察官表示,高校科研腐敗問題時有發生,有科研主管單位沒有負起管理職責的原因,也有科研人員個人職業操守的原因,更深層的原因還是科研項目管理體制不夠科學,“如不盡快採取措施,掌握大筆科研經費的教授群體,有可能成為新的腐敗高發人群。”

  圖解科研腐敗手段

  會計偽造賬單

  2003年,海澱檢察院查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財務局經費管理處卞中貪污、挪用公款案,共涉及2.2億元。

  經查明,1995年8月至2003年2月間卞中在擔任基金委財務局經費管理處會計期間,採用偽造銀行進賬單和信匯憑証,編造銀行對賬單等手段,欺騙領導並逃避審計檢查,貪污、挪用公款共計人民幣2.2億元。

  報銷私人花費

  2008年,海澱檢察院立案偵查北大財務部會計派駐中心王某貪污科研經費一案。發現2008年間王某利用經手票據報銷的職務便利,先后四次在科研經費中報銷個人票據。辦案人員還發現化學學院實驗師謝某、徐某利用職務便利,2004年至2007年間以學術交流、調研等名義,報銷二人單獨或攜家人前往西藏、四川等13省份的旅游費用,共計人民幣3萬余元。

  假協議截留經費

  2009年,海澱檢察院審查起訴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谷某課題組私分國有資產案。經查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間,谷某等四人十余次採取與相關協作單位簽訂虛假“子課題協議”手段,將節余的課題經費先撥付給子課題承擔單位,再從相關單位變現后返回,共獲返款80余萬元。用於福利費用分給課題組成員,直到他們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虛報差旅費用

  2011年7月,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網站發布聲明,發現候選院士段振豪虛報冒領差旅費涉嫌貪污。檢方指控,段振豪伙同他人貪污公款總計146萬元。段振豪利用負責的科研項目的職務便利、秘書利用在課題組中輔助段振豪工作的工作便利,報銷虛假差旅費、勞務費、交通費、文印費等,騙取科研經費。

  ■ 孟江濤其人

  個人打拼當上黨政辦主任

  1981年出生的孟江濤,碩士研究生文化,自2009年底起任數學學院黨政辦主任。熟悉他的人士稱,孟江濤靠著個人打拼、努力讀書才留在了北京,並一步一步當上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

  根據北航網站的消息,此前孟江濤在學校資產處工作時,帶著勤工儉學的學生奮斗到凌晨兩點多鐘,建立北航建筑物信息庫。2012年2月7日,因涉嫌挪用公款,孟江濤向海澱檢察院反貪局投案,投案當天被取保候審,2012年12月19日被海澱檢察院批准逮捕。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媛 新京報制圖/高俊夫

 

分享到:
(責編:王澤、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