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案疑已超偵查羈押時限 檢方尚未提起訴訟--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李天一案疑已超偵查羈押時限 檢方尚未提起訴訟

2013年07月01日07:1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第三隻眼

  “李某”案取証、調查並不困難,如今延宕日久,希望警方主動披露案情,依法能說的,主動全面說明白。

  自2月20日,李某等5人因涉嫌強奸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已經過去了近4個多月。這麼長的時間裡卻出現了警方信息披露的空窗期,這引起公眾的嚴重焦慮,繼“輪流發生性關系”的烏龍事件之后,網民再次質疑:本案另外4名涉案人到底是誰?為何至今沒有任何關於他們的信息?

  首先,本案延宕日久,疑似已超偵查羈押時限。3月7日,李某被檢察機關批捕。按《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規定,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為2個月,經批准可延長1個月,也就是3個月。從李被逮捕至6月27日警察証實結束偵查,已經超過3個月。

  雖然《刑事訴訟法》規定,當案件屬於犯罪涉及面廣,取証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等情況時,可以在前述3個月的基礎上,經批准再延長2個月。但本案涉及區域沿路都有電子監控設備,取証、調查並不困難。何以在李被批捕三個多月之后,遲遲未提起訴訟?

  其次,本案的特殊之處在於,其中有兩種相互沖突的法益:李是明星之子,本身也經常參加電視節目,搞過個人演唱會,也是名人,而為了保障公民的監督權,名人的名譽權、隱私權是受到限制的﹔另一方面,李還是未成年人,又受到法律特殊保護。但在目前李某涉嫌輪奸案已盡人皆知的事實面前,警方不能再回避,應直面民間的質疑。

  雖然《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警方辦案“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但據報道,此次涉嫌輪奸的5名涉案人員,並非全都是未成年人,警方能否依法披露案件中的未成年人信息,並且對本案中除李某外,是否還有未成年人涉案做出說明?這並不違反法律規定﹔相反,辦案程序更透明,有助於提升司法公信。

  目前,輿論質疑點集中在:本案其他四名嫌疑人是誰?希望警方主動披露案情,依法能說的,主動全面說明白﹔不能說的,及時解釋不能說的理由。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所說:“能公開的信息全部公開”,才可“化解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碎片化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更多透明,才有更多公信,對於公共案件尤其如此。

  □徐明軒(法律工作者)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