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原名大曝光:林彪嫌"林育蓉"女性化而改名【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十大元帥原名大曝光:林彪嫌"林育蓉"女性化而改名【2】

2013年06月26日09:4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劉伯承甫一降生,他的祖父劉正富和祖母楊氏在7天內先后離開了人世。因此家裡給他取乳名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喪戴孝。

  劉伯承的父親劉文炳是個失意秀才。看到兒子著實惹人喜愛,劉文炳不禁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章句:“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就給劉伯承起名劉明昭。劉氏家族的譜序是“國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輩的起名要求,這是劉伯承最早的名字,“伯承”這個名字,是他父親后來給他起的。伯,即長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業之意。

  賀龍:加字不成便成“龍”

  賀龍小名叫“長長”。賀龍5歲入學時又取名“平軒”。11歲時,因家境貧窮,父母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興家業。

  18歲時,賀龍參加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后,又取名雲卿。這個名字來源於《尚書大傳》中的《卿雲歌》。相傳,上古舜帝傳位給治水的禹時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詞為:“卿雲爛兮。明明天上。爛然星陳……”

  按賀氏族譜,賀龍為“文”字輩,本名為“賀文常”。后來,他的父輩們認為“文常”、“雲卿”這兩個名字,表達不了他們所寄托的期望,議論重新起個響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賀士奎是個教書先生,說:“雲卿、文常(長),取其中雲長二字演義下去,雲中之長者,當然是龍。龍能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我看就以‘龍’字為主,再加一個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麼字呢?他們始終沒議出個結果來。在一旁的賀文常說:“我看就用一個‘龍’字吧,又好說,又好記!”從此他就改名為賀龍。

  陳毅:“士不可不弘毅”

  陳毅5歲那年開蒙入學,父親陳昌禮給他取的學名叫世俊,號仲弘,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才智出眾的俊杰人物。陳毅在成都德勝鄉讀高小時十分敬佩北宋文學家蘇洵,蘇洵字明允,為此陳毅曾將“明允”倒過來,一度取名“陳允明”。

  陳毅15歲考入成都甲種工業職業學校,18歲赴法勤工儉學。一天,他讀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這句話,感觸很深。他想,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任重而道遠,光有弘(剛強)不夠,還須有毅(毅力),堅持始終,於是他改名陳毅,將號“仲弘”與名“毅”結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儉學的紅榜上即署名“陳毅”。

分享到:
(責編:王澤、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