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眾在哥斯達黎加首都聖何塞新唐人街開幕慶祝儀式上起舞。新華社發
圖為中國援建的特多首都西班牙港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新華社記者 張加揚攝
6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在拉美三國的訪問。一路走來,鎂光燈閃個不停。有人說中國盯著拉美的能源,有人說中國盯著美國的“后院”,不過,更多人看到了中國外交的新面貌:自信、務實、全方位。
焦點一:能源
媒體普遍注意到,習近平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訪問是首位中國國家主席對這個島國的訪問。法新社援引交通部長賈邁勒·穆罕默德的話指出:“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而言,這是非常特別和歷史性的時刻。”事實上,這也是中拉關系的“歷史性時刻”。
習近平任內的第二次出訪選擇了特多、哥斯達黎加和墨西哥三個拉丁美洲國家。有媒體指出,拉美地區能源、礦產、漁業資源豐富,該地區有5.5億人口,33個國家和地區,對於中國來說是巨大的能源、礦業、工業原料的來源地。
BBC報道稱,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擁有豐富的油氣儲量,還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瀝青湖。美聯社報道稱,習近平正在加勒比地區為自己國家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進行採購。埃菲社的報道也認為,習近平訪問特多,意在密切與這個重要天然氣供應國和其他已建交的英語加勒比國家的關系。
《華爾街日報》網站文章指出,過去十年中,中國加強了同巴西和委內瑞拉等該地區主要農礦產品出口國的關系。分析家說,習近平對特多的訪問顯示了北京經濟外交的新方向,以及朝過去認為較不重要的地區的轉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