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就聽說寶山區月浦鎮的政府辦公樓很不起眼,但到了那裡還是有點出乎意料:鎮黨委書記、鎮長辦公室裡,黑色人造革的沙發都磨損得泛白﹔宣傳科、統戰科、文明辦三塊牌子挂在一個門上,18平方米的辦公室擠放著4張辦公桌。
月浦鎮的政府機關人員甘願在這麼個簡朴得有點“簡陋”的地方辦公,不是沒錢蓋新樓——月浦鎮的地方財政收入年年名列全區前茅,2012年達到6.6個億——是因為政府一班人“總覺得錢不夠用,特別是民生方面,需要投入的還很多”。
月浦鎮域內有大小河道、溝渠194處,曾經因為污染,蠅虫亂飛,臭氣熏天。連續多年的整治,先后3個多億的投資,使曾經的臭水?達到了國家二類水質標准,成了市民散步、釣魚的好去處。為了保持河道和道路整潔,月浦專門建立了一支3000人的保潔隊伍,24小時不間斷地巡邏、打撈、清掃,這些人員的工資,也全部由鎮政府“埋單”。
省下改建政府大樓的錢,還被最大限度地用來發展全鎮的文化教育事業。近幾年,月浦先后投資上億元,新建了4所學校,改造了4所學校,還相繼建成月浦和盛橋兩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及8個村文化活動分中心。
“辦公條件全區最差,可是綜合考評十年來年年第一。工作成效咋樣,不在於條件有多好,關鍵是心裡有沒有裝著老百姓。”鎮委副書記告訴記者,至少在2016年前本屆政府任內,大樓改建還沒有排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