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現疑似注膠牛肉 一切就粘一抿就碎(圖)--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沈陽現疑似注膠牛肉 一切就粘一抿就碎(圖)

2013年05月10日14:47        手機看新聞

市場上剛買的牛肉發粘、沒彈力,顏色格外鮮紅,沒有牙的老太太都能抿碎。

  消費者懷疑自己買到了“問題牛肉”﹔賣肉者直呼委屈,“市場裡賣肉多年,有正規的檢驗票,咋能賣壞肉,砸了自己招牌?”

  經過專家鑒定,這種牛肉含有添加劑,添加劑的具體成分還需要進一步鑒定。

  “一抿就碎了,像面團一樣”

  “剛買的牛肉不但發粘、顏色鮮紅,就連老太太都能咬動,這肉肯定有問題!”昨日,沈陽市民小王給遼沈晚報、北國網打來電話反映,自己連續兩天在沈陽市於洪區東湖市場買了80多塊錢的“問題牛肉”!

  小王做燒烤生意,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牛羊肉,可最近兩天他以每斤28元購買的牛肉,顏色照比以前顯得格外紅,一刀切下去,肉片不是粘在手上就是粘在刀面上,一點都不筋道。“這些肉本來是用來穿串的,在不用加工的情況下,直接蘸料就可以吃了。但這些肉肯定有問題,就連沒有牙的老太太隻要輕輕一抿,肉就碎了,好像面團一樣。這哪是牛肉啊?”小王越想越害怕,最后隻能認虧,也不能賣給顧客。

  爆料:可能是肉裡注膠了

  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隨即走訪了於洪區東湖市場,各家牛肉攤零售的牛肉價格都在30元每斤,小王購買過的攤位上售賣的牛肉,表面上看,也沒有發現異常。

  但為何好好的牛肉發粘發軟呢?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出現這樣的問題,多數是不法商販為了加重牛肉的分量,往裡面注膠了,就是將以血水和食用膠混合成的液體注入牛體內,肉眼難以識別,食用此類牛肉對身體將造成危害,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

  現場檢查:賣肉者拿出檢疫合格証

  昨日下午,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帶著“問題牛肉”來到沈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洪分局迎賓路工商所。

  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購買的牛肉是否存在問題,工商部門隻能從流通領域進行檢查,“從經營許可、牛肉的檢驗票據等方面看是否手續齊全,至於牛肉是否有添加劑,還需要通過權威部門的檢驗。”

  隨后,記者和工作人員一起來到小王購買牛肉的攤位。看著記者手中的牛肉,老板承認小王所說的牛肉是她家賣出的。老板向工作人員出示了經營許可証、動物檢疫合格証明,並保証自己銷售的肉絕對不存在問題。

  對話:賣的是牛身上最嫩的部位

  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牛肉是在哪上的?

  賣肉者:正規的屠宰場,他們每天都給我送肉。

  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為何攤位上銷售的肉發粘、特別紅?

  賣肉者:牛肉這麼嫩,跟排酸有一定關系。同時,牛肉的部位不同,軟硬程度也不同,我們賣出去的這個部位是牛身上最嫩的部位。還有,存放的方法不同,也造成了牛肉顏色不同。

  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別家牛肉都30元一斤,為啥28元就賣了出去?

  賣肉者:一般零售都是30元一斤,知道是飯店買肉,我給了批發價,每斤就幾毛錢的利。

  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每天能賣多少斤肉?沒覺得這肉有啥問題嗎?

  賣肉者:每天也就百八十斤,咱家肉都是正規渠道進貨。咱家在市場裡賣肉多年,咋能賣壞肉,砸了自己招牌?

  專家:牛肉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添了什麼東西需鑒定

  昨日,記者將小王購買的牛肉拿給遼寧省清真商業食品管理協會會長回守烈鑒定,回會長用手指捏了一小塊肉,當即表示,這肉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至於肉裡面添加了什麼類型的添加劑,則需要專業的技術部門鑒定后才能得出結論。

  但商家的確出具了動物檢疫合格証明,這是怎麼回事呢?回會長解釋,消費者一直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有了相關手續就能保証肉的質量。其實,動物檢疫合格証明隻能檢驗動物肉是否存在傳染病,並不對肉的質量負責,也就是說,是否存在添加劑等現象相關部門也並不知情。

  回會長介紹,黑加工點的食物中,一般含有澱粉、食用膠、化工原料(化學添加劑)、“高級配方”添加劑等成分。

  如何辨別問題牛肉

  正常的牛肉呈暗紅色,表面干爽、有彈性。可以用一張面巾紙敷在牛肉上片刻,揭下后,如果面巾紙濕透了,就說明牛肉有注水問題﹔如果紙巾發紅,則說明牛肉添加色素了。 本報特別報道組

  昨日,遼沈晚報、北國網記者和於洪工商人員來到東湖市場牛肉攤位,對相關的手續進行檢查。 本報特別報道組 攝

(來源:遼沈晚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