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第三次來到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地震,在指揮抗震救災的同時,如何做到“大災之后無大疫”也是李克強非常關注的問題。
上午九點半,李克強來到疾控中心主樓前,問候疾控中心救災防病隊的工作人員。他見到隊員們第一句話就是:“有去蘆山的麼?”當隊員們回答“去蘆山的還沒回來時”,李克強重重地說了聲:“謝謝大家啊。”
據了解,這支隊伍曾經奔赴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甘肅舟曲、雲南彝良等災區執行任務,現已派出了3批工作隊前往蘆山地震災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副主任李群告訴記者,“大災之后有大疫”這種說法主要有幾個依據:一是歷史經驗,比如海地地震后霍亂流行,持續時間長,發病和死亡人數多﹔二是地震造成公共衛生設施損毀,人員大量聚集﹔三是地震造成自然環境改變,人和動物等傳播媒介的接觸機會增多。目前蘆山地震災區的防疫工作處在“應急階段”,這是災后防疫的第一階段,主要是對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進行重點防控,保証飲水和食品衛生,盡快恢復實驗室檢測能力,加強計劃免疫工作。
在疾控中心的疫情會商室裡,李克強與四川省蘆山縣疾控工作站進行視頻連線,聽取地震災區的防疫工作情況。
看到蘆山縣疾控中心主任王承祥要起身向自己匯報工作,李克強馬上說:“快坐下吧,你們很累了。”當了解到災區疫情防控情況平穩時,李克強很欣慰。但他馬上又提醒說:“雖然現在情況平穩,但對於‘大災之后有大疫’的說法,我們寧可信其有,一定要高度重視。雖然很辛苦,但請大家堅持下去,一定要打贏這場硬仗!”
據了解,地震發生后,疾控中心共派出了三組工作隊。第一組現場工作隊於震后第二天就到達了災區開展工作。第二組現場工作隊於27日趕到災區。第三組是前方專家組,在震后100小時內全面迅速恢復了疫情信息網絡直報系統,與以往相比,這是恢復最快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