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住建廳組織應急評估專家赴災區進行房屋安全鑒定,本報記者一路隨行
4月25日,本報記者跟隨住建部、中國建筑標准設計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省住建廳的專家赴蘆山開展公共建筑應急評估和安全鑒定。地震對房屋的破壞達到什麼程度?災區房屋安全情況如何?專家組給出了專業意見。
查看點一:蘆山縣人民醫院
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受損部分可修復
蘆山縣人民醫院共有門診大樓和住院大樓兩個主體建筑,門診大樓為澳門援建,住院大樓為2005年修建。
記者看到,門診大樓結構較為完好,室內部分牆體有脫落現象。住院大樓牆體脫落較為嚴重,天花板也有脫落。
同為新建建筑,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區別在於門診大樓使用了隔震技術。”住建部質量安全司抗震防災處處長張鵬介紹。
在門診大樓地下一樓看到,大樓地基與主體之間有一個高20厘米左右的圓柱體。“這就是隔震的奧秘所在。”張鵬說,這個圓柱體就是隔震“彈簧”,起到“隔離”作用,用於把地震的作用力隔開,吸收部分地震的作用力,使建筑物上部結構受力減小。
記者在住院大樓看到,這裡受損比較嚴重。“大家注意房屋的梁柱體系。”隨著中國建筑標准設計院防災抗震技術中心副主任曾德民的手勢,記者看到,裸露出來的建筑房梁沒有裂縫。
“這表明建筑的主體結構完好。與門診大樓的區別在於,這個建筑採取的是傳統防震技術。”曾德民說,傳統的抗震建筑是靠合理的設計、上部結構對地震能量的消耗,“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棟建筑的主體結構沒有受到損害。”
專家們認為,災區新建公共建筑比如醫院、學校等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受損部位主要是非承重牆、天花板吊頂等非主體結構,這些受損部位是可以修復的。另外,經過抗震加固的房屋情況也比較好,主體結構沒有損壞。
查看點二:蘆山縣北街27號
結構不合理自建房受損嚴重
蘆山縣北街居民自建房比較集中。位於27號的居民樓,去年8月剛剛建成。記者看到,這棟樓外表比較完整,但室內的裂紋比較大。“裂紋都出現在承重牆上,表明受損比較嚴重。”中國建筑科學院副總工程師王世明說,“這棟建筑的砂漿強度很高,但磚牆和框架體系比較混亂,抗震能力就比較弱。”
王世明解釋說,由於縱橫兩向都隻有一個承重牆,抵抗地震能量的力度就很弱,“主要是因為結構不合理,或者沒有按照有關抗震標准採取相應抗震措施。”
張鵬認為,按照國家標准和規范修建的建筑基本都達到了抗震預期。
災區所有公共建筑安全鑒定完成
“4·20”蘆山7.0級強烈地震發生后,省住建廳立即組織應急評估專家赴災區進行房屋安全鑒定。截至目前,共組織調集近400名應急評估專家分赴蘆山、寶興、天全、名山、漢源和石棉等地,並於昨(25)日完成對災區所有公共建筑的應急評估和安全鑒定工作。
省住建廳有關專家透露,評估結果將在匯總后盡快公布。 (萬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