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積極響應“五一口號”,作出歷史選擇,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共同建設新中國,開啟了多黨合作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全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在中共四川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迅速投身到抗震救災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紀念“五一口號”發布65周年。統一戰線迅速凝聚成了抗震救災的一支重要力量。
風雨中堅定同行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強烈地震。
黨中央、國務院迅即作出抗震救災重大部署。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指揮部,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奔赴前線,統一指揮抗震救災。
災情就是命令。震后第一時間,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相繼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號召全省廣大成員、民營企業以實際行動紀念“五一口號”發布65周年,積極參與和支援蘆山抗震救災。
各民主黨派省委主委、省工商聯負責人及班子成員、無黨派人士立即深入抗震救災第一線,全力搶險救災,察看災區災情,慰問受災群眾。
民建省委主委陳文華深入蘆山縣地震災區檢查指導救治傷員和部署衛生防疫工作﹔民進中央副主席、省委主委張雨東深入抗震救災一線指導搶險救災﹔農工黨省委主委王正榮到雅安市雨城區、上裡鎮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省工商聯主席陳放動員組織廣大民營企業捐款捐物。
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民營企業家積極行動,搶險救災工作旋即進入進行時——民革成員馬濤組織6台挖掘機、20名搶險人員奔赴災區﹔農工黨省委購置數萬元災區急需的食品、電筒、電池等救災物資送往災區﹔致公黨省委和愛德基金價值10萬元的救災物資及時運往災區﹔科創控股集團第一批價值50萬的藥品送往災區,並緊急調運第二批價值100萬的食品和藥品﹔科創集團、新希望集團、蛟龍工業港、華陽建筑公司、成都金華商會等省內民營企業和商會,即刻向災區運送20多輛大貨車物資……
大災面前,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緊急搶險,馳援災區。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克服余震頻發、次生災害威脅以及疲勞、陰雨、食品缺乏等諸多困難,立即深入震中龍門、寶盛、大川等重點鄉鎮、村庄開展搶險救災。
地震發生后,九三學社省委主委黃潤秋,率領其所在的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10余位“同心專家服務團”的專家和科技人員,組成調查組,緊急趕往災區,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查看地震破壞及次生災害情況。當天,他們走遍蘆山縣受災最為嚴重的4個鄉鎮,冒著山石崩塌和山體滑坡的危險,在道路阻斷的情況下,徒步調查線路長達44公裡,在第一時間就減災防災提出意見建議。
德陽市衛生局組織醫療防疫隊於4月20日上午趕赴災區,農工黨黨員、市疾控中心食品、飲用水安全控制所所長張輝作為防疫隊第一批三名成員之一,奔赴災區防疫前線。他們對21個災民安置點、醫院、垃圾堆放地進行消毒防疫,張輝同志為了讓受災群眾喝上干淨的水,主動承擔飲用水的監測任務。由於供水設施遭到破壞,災區群眾決定啟用一口多年棄用的老井。張輝同志急災區群眾之所急,抽取老井的井水帶回化驗,不料藥水發生爆炸,雙眼受傷失明,在送往醫院治療途中,仍牽挂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囑咐同事一定盡快把水質檢驗好。
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和民營企業家用自己的行動,深刻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充分展現了危難關頭與黨同心、勇於擔當、為民解難的高尚情懷和精神風貌。
動真情患難與共
災區群眾的安危冷暖,廣大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民營企業家時刻牽挂在心。他們紛紛向災區群眾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始終與災區人民心相通、情相連。
截至4月24日--
民革四川省委機關、四川省直支部和市委捐款26.9萬元,捐送物資價值136.6萬元,支援災區五台挖掘機……
民盟四川各級組織和會員捐款129.3萬元,民盟成員熊方軍以個人名義捐贈120萬元……
民建省委班子成員、機關、各市委會捐款捐物477.4萬元。民建中央“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籌措1800萬元救災款物和5輛專用救護車援助地震災區……
民進全省各級組織和個人捐贈67.3萬元,捐贈物資價值總計595.8萬元……
農工黨省委組織捐款捐物活動,共籌集捐款29萬多元,為災區組織了260頂雙人帳蓬。農工黨企業家黨員捐贈藥品及物資價值約500萬元……
致公黨省委組織和聯系向災區捐款57.5萬元,捐贈食品、帳蓬、飲用水、發電機、醫藥器械、藥品、嬰兒食品、生活用紙等物資價值629.2萬元……
九三學社省委機關、各市委、基層委和社員共計捐款106.6萬元,捐贈價值8萬元的藥品……
省工商聯、光彩事業促進會組織民營企業家向災區捐款捐物。四川藍光集團捐款2000萬元,四川水井坊股份公司捐款200萬元,園丁控股集團捐款120萬元,成都市工商聯會員企業捐款900萬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陳經緯向災區捐款200萬港元,香港李錦記公司捐款250萬港元……
全省各民主黨派和民營企業家的愛心涌向災區,傳遞著抗震救災的正能量。
建諍言肝膽相照
民主黨派智力密集,人才薈萃。“我為抗震救災獻智慧”,成為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的共同心聲。
截至目前,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圍繞科學、有序、高效救災,群眾安置,衛生防疫,次生災害防治等共提出各類意見建議43條,其中,民革5條、民盟11條、民建2條、民進6條、農工黨2條、致公黨7條、九三學社10條。
九三學社省委主委黃潤秋,就蘆山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提出建議﹔農工黨省委主委王正榮就蘆山地震災后安置等問題提出建議﹔民建省委副主委王元勇,就交通應急管理、輿論引導、受災群眾的自救和互救等問題提出對策﹔致公黨省委常委陳懿建議災后過渡安置應統籌考慮﹔致公黨省委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李翔和致公黨省委辦公室主任楊成,針對災區在救災物資的運送及分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管用措施﹔致公黨省委委員張建新提出應科學開展災后防疫工作,省委書記王東明高度重視……
這些建議為科學有序地開展抗震救災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