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人民 源在交流--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根在人民 源在交流

——記習近平主席訪問剛果共和國

杜尚澤  張建波

2013年03月31日06: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一個歡樂的海洋,一個熱情的海洋!

  布拉柴維爾萬人空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消息,讓整個國家沸騰了。

  習主席選擇這裡作為就任后首次出訪的一站。他也是首位訪問剛果共和國的中國國家主席——大街小巷,傳頌著這一載入國家史冊的自豪,剛果人民沉浸在盛大節日般的歡慶中。

  訪問期間,習主席來到中剛友好醫院和恩古瓦比大學。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揮舞起兩國國旗,鼓聲、歌聲、笑聲、歡呼聲相互激蕩。

  中國如此之近,中剛如此之親……

  點亮生命 傳承友情

  一條彩帶紅黃綠三色,代表剛果共和國國旗的三種顏色。習主席和薩蘇總統共同剪開彩帶,並按照當地習慣,將剪下的彩帶折起,互相給對方戴上。

  這是中剛友好醫院的竣工剪彩儀式。中國援建的這所醫院,嶄新、現代,傾注了中國人民感情。

  不到布拉柴維爾姆菲魯區,很難想象當地居民對醫院的迫切渴望。13萬人口的姆菲魯區,過去隻有一個小診所,人們受夠了缺醫少藥的苦。

  住在醫院附近的路易絲是7個孩子的母親。今天,她一定要帶孩子們都來看一看“剛果人民敬愛的好朋友習主席”。現代化的醫院、中國醫生精湛的醫術,讓她心裡特別踏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遙遠的中國密切相連。”

  習主席和夫人彭麗媛信步走進門診樓大廳,中剛兩國醫生代表激動地鼓掌歡迎。

  習主席走到援剛醫療隊隊員面前,同他們一一握手,望著他們晒得黝黑的臉龐,道一聲“辛苦了”!

  這是第二十一期援剛醫療隊,32名隊員散布在剛果多家醫院。醫療隊隊長張國祥原本想向習主席和祖國人民匯報一下大家的工作,此刻,卻是千言萬語哽在心頭。

  習主席親切地說,我代表黨和人民感謝你們!援非醫療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又光榮的任務,迄今已有50年歷史。一代代的醫療隊員在這裡救死扶傷,體現了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精神,贏得了非洲人民的贊譽,也為中國贏得了聲譽。

  50年,1.8萬人次援非醫療人員,診治2.5億人次非洲患者。跨越半個世紀的奉獻堅守,點亮了無數非洲民眾的生命之光。

  艱苦可想而知。面前的醫療隊員,幾乎每個人都得過瘧疾。習主席動情地談起“中國醫療隊精神”:“這就是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中國醫療隊精神不僅是激勵一代又一代醫療隊員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雷鳴般的掌聲久久回響……

  為什麼中剛友誼深入人心?為什麼中非合作歷久彌新?正是這樣一個個心系非洲的中華兒女,他們的默默奉獻,像涓涓細流匯入中非友誼的大海,一代代傳承著中非人民的真摯情誼。

  跨越邊界 溝通心靈

  文化是靈魂,也是橋梁、紐帶。

  從中剛友好醫院趕到恩古瓦比大學,習主席同薩蘇總統共同出席圖書館啟用和“中國館”揭牌儀式。

  兩國元首揭開大紅綢布,“恩古瓦比大學圖書館”的牌匾熠熠生輝。

  這也是一棟中國援建的建筑。上萬冊中國圖書,為剛果學生打開了一扇“感知中國”的大門。

  習主席夫婦和薩蘇總統夫婦走進中國館。館中懸挂的大紅燈籠、京劇臉譜,傳遞著濃郁的中國氣息。

  22歲的剛果姑娘高翔,起身用漢語問好。

  習主席饒有興趣地問:“你學習漢語多久了?”

  “曾經在中國山東讀書,在這兒又學習了60個小時,教室就在隔壁……”

  “你的漢語一字一句說得很清楚。希望你們學好中文,作中剛、中非友好事業的接班人。”習主席殷切囑咐她。

  中國的快速發展令世界矚目。越來越多的非洲青年渴望學好中文,學習中國經驗,為自己贏得一個美好未來。他們隨時關注中國的發展。對習主席“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深邃闡述,高翔和她的同學更是耳熟能詳。

  “這裡給您留下了什麼印象?”高翔問道。

  習主席說:“非常難忘。特別是剛果人民充滿友愛的笑容、發自肺腑的真誠話語,深深留在我的記憶深處。中剛友誼萬古長青!”

  文化因交流而豐富,心靈因交流而溝通。中剛青年切磋交流時、品讀中華文化時,“中剛友誼萬古長青”的理念,不斷浸潤他們的心田。

  中國日 中國夢 中國情

  在訪問的最后一天,習主席出席兩場“壓軸戲”,頗為意味深長。

  去看一看中國援建的工程,去聽一聽剛果民眾的心聲。因為“中非關系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中非關系發展應該更多面向人民”。

  回眸短短24小時的訪問,一個細節值得回味——

  訪問期間,薩蘇總統全程陪伴習主席出席了9場活動。

  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先后12次訪華,聞訊玉樹地震,盡管剛果並不富裕,但他要求剛果政府慷慨支援,向災區援建了一所小學。患難見真情。

  一個鏡頭需要珍藏——

  習主席昨天在議會的演講飽含真情。結束時,全體聽眾不約而同起身,如潮水般的掌聲匯聚成鼓點般的節奏,經久不息。

  一組數字應該珍惜——

  習主席抵達剛果共和國時,薩蘇總統帶著所有內閣成員和外國駐剛使節等數百人前往迎接。

  中剛友好醫院竣工剪彩儀式上,剛果議會主要成員、內閣成員、各國駐剛使節、總統府各機構負責人、軍方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等千余人趕來參加。

  處處是宏大的場面、熱情的接待、隆重的禮遇,習主席此訪注定成為這裡的“中國日”。

  在剛果共和國,很多人都有一個“中國夢”:到中國去!去看看那片廣袤的大地、可愛的人民……

  因為他們心底有一份“中國情”:中國援建了公路、醫院、學校,中國朋友帶來了技術、本領、經驗,真是雪中送炭,惠及當地百姓。

  “新殖民主義”的荒謬言論,非洲人民最為反感。“我們經歷過真正的殖民主義,知道什麼是殖民主義!”昨晚的晚宴上,薩蘇總統堅定地說。

  “這句話代表了非洲人民的心聲。”習主席說,中非一家親。

  從機場到下榻酒店,從中剛友好醫院到恩古瓦比大學,綿延數公裡的道路兩側,擠滿了熱情的剛果人民。面對那一雙雙真誠的眼睛、一個個友善的笑容,習主席一路揮手、一路握手。

  中非傳統友好深深扎根於人民。發展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根在人民、源在交流……

  (本報布拉柴維爾3月30日電)

分享到:
(責任編輯:潘旭海(實習)、崔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