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種出來,不是吹出來的
袁隆平回應稱,大田生產是中國進行超級雜交稻選育的目標和歸宿
“印度一位名叫蘇曼特·庫馬爾的農民所種植的水稻產量達到每公頃22.4噸(約合畝產1493.33公斤),打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創下的超級雜交稻每公頃19.4噸(約合畝產1293.33公斤)的世界紀錄。”連日來,這則印度農民種糧神話,在世界超級雜交水稻“研發大本營”長沙廣受熱議,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內的一批水稻領域科學家,都在密切關注有關這一新聞更為詳實的后續報道。到昨日,卻仍未等來可確証這一高產神話的相關驗收數據。
疑點1
關於技術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沒那麼神奇
媒體引用英國《衛報》2月16日報道稱,印度農業專家在証實了該消息的真實性后,這位農民一下子成為“全國英雄”。報道甚至還告訴讀者,該紀錄的取得“不依靠化肥,也不依靠轉基因技術”,而採用了一種水稻強化栽培技術。
報道中提到的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即採用嫩秧早栽方法,種子隻有普通種植數量的一半多,不到3周時就一株一株地種在地裡。每株間隔25厘米,保持土壤相對干燥,並頻繁地除草以保持水稻苗根部良好的透氣性。
據記者了解,水稻強化栽培技術是美國康奈爾大學一位名叫Norman Uphoff教授搞出來的,他開始在非洲,后來到國際水稻所推介,未獲呼應。隨后,這位教授找到袁隆平院士,因為袁隆平對於全球范圍內任何新出現的有關水稻育種、栽培等技術都非常重視,與“雜交水稻之父”的會晤大大提高了拜訪者的社會影響力。該技術中國一些地方應用后又進入印度。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其實沒有推廣者說的那麼神奇,其測產數據多是理論產量。袁隆平告訴記者,這項技術在我國超低產地方能增產10%到15%,高產區增產幅度更小。
疑點2
關於葉片
照片中水稻葉片顯枯黃敗狀
“如果報道配發照片中隻露出小半截葉冠的水稻就是神話的主角,我表示懷疑。”昨日,袁隆平超級研究團隊育種專家鄧啟雲博士告訴記者,這是他看到國內網站轉載的報道並仔細查看了相關配圖后的第一反應。
記者瀏覽相關報道配圖發現,圖片呈現的水稻葉片已顯枯黃敗狀,與袁隆平研究團隊創下百畝片面積畝產過9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收割期葉片形態及色彩相去甚遠,后者的劍立狀葉片在成熟收割期仍表現出勃勃生機。
我國首破百畝片畝產9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被袁隆平稱為“水稻界的姚明”。鄧啟雲告訴記者,這是根據袁隆平院士創立的育種理論選育出的超高產雜交稻新株型,外貌特征為“高冠層、矮穗層、中大穗”。結實率及稻穗粒大小和重量,主要靠葉片通過光合作用輸送能源,因此,在水稻生長期,特別是結穗至成熟收割期,葉片是否強壯及其年輕態,是鑒別水稻品種是否高產的一面鏡子。
疑點3
關於株高
“破紀錄”的水稻品種個子不高
“水稻的生物學產量與株高有很大的關系。從照片看,那個破紀錄的水稻品種並不高,而且葉片呈現早衰現象,生物學產量就很難達到理想狀況。”去年在印度召開的第六屆國際雜交水稻大會上,袁隆平預言,超高產雜交稻體型的變化趨勢是越來越高,長到1.6米、1.8米,甚至2米。
他告訴記者,高產的目的在於能夠大范圍復制,即使育出畝產1500公斤甚至2000公斤的品種,如果農民在大田裡種不出相應的產量,成果就不能算成功。水稻是種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大田生產是中國進行超級雜交稻選育的目標和歸宿﹔讓絕大多數農民而不僅僅是某位農民種出高產水稻,才是我國超級雜交稻研究與推廣是否成功的衡量標准。
專家眼中的印度水稻
鄧華鳳:
印度水稻種植整體水平遠不及中國
去年9月,記者隨袁隆平院士赴印度海德拉巴參加第六屆國際雜交水稻大會,現場觀摩了拜耳公司位於海德拉巴的雜交水稻示范基地。同赴印度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鄧華鳳的印象是,印度水稻種植整體水平遠不及中國。如果不使用化肥,不經過雜交,隻種一季的常規水稻,在中國一般可達畝產500公斤,超級雜交水稻通常畝產可達600公斤以上。
彭既明:
在大面積上達到高產是個世界級難題
多次組織超級雜交稻攻關驗收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彭既明研究員告訴記者,如果種植面積小,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好的話,產量可能會很高,其他國家也不乏類似例子,在大面積上達到高產是個世界級難題。
謝放鳴:
中國在育種等領域一直保持領先
國際水稻研究所高級科學家謝放鳴博士,初聞印度水稻高產神話頗為謹慎。他表示,雖已聽聞此事,但未獲相關資料,難以確認真實程度。他告訴記者,在雜交水稻領域,中國在育種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領域,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特別是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對於雜交水稻開創式的設計、新概念的提出與創立,以及對雜交水稻發展方向的把握,始終高居該領域“金字塔”的塔尖,至今無人可以超越。 (記者 李杜 通訊員 辛業芸)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