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偏橋村在溫家寶三次造訪后獲億元扶貧幫扶【3】--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河北偏橋村在溫家寶三次造訪后獲億元扶貧幫扶【3】

2013年02月22日08:51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產業都“黃了”

  農家院漸漸沒了客人,游客中心成了羽毛畫加工點,合作社也遇到了難題

  胡桂菊家2010年的農家院生意還不錯。有時一天招待兩三桌。一年下來,刨去成本,賺了一萬五千元。

  她家還破天荒迎來一撥要住宿的客人,隻好臨時把自家大炕騰出來,“人家在這吃飯花錢,住宿沒要錢”。

  胡桂菊明白,在村裡吃飯的都是省、市、縣來視察的領導,三五百一桌不算貴,也從不拖欠。

  到了2011年下半年,隨著各個工程逐漸完成。來村裡的領導越來越少,客人也就越來越少。到最后,一個客人都沒了。

  蘇紀伍家也開了農家院。他媳婦做的飯,他都嫌難吃,招待別人他心裡沒底。不過,一位縣領導當著他的面,對到訪的縣局領導說,“讓他們都來這吃飯,給報銷,人還用愁嗎?”

  1月28日,蘇紀伍說,后來沒客人了,他曾驅車10公裡跑到金山嶺長城景區攬客:“總理到過的農家院”,兩天下來,沒招來一個顧客。

  蘇洪喜曾經給“游客中心”看過門。游客中心由縣旅游局管。

  2010年快到十一的時候,弄了氣球、彩旗,蘇洪喜和老伴按旅游局要求布置了一天。不過“游客中心”並沒接待過一個游客。“什麼都沒有,人家來看什麼啊”。

  2013年1月底,游客中心鋪了滿地雞毛,這裡已成了羽毛畫加工點。

  蘇紀鬆的獺兔養殖合作社也“黃了”。

  獺兔是扶貧項目,種兔場半價賣兔子給村民。蘇紀鬆要了10余對,但他並不會養。沒過多久,獺兔開始死亡。

  有些飼養戶,又把獺兔抱回到帶頭人蘇紀鬆家,不養了,“有人干脆就吃肉了”。

  蘇紀東的天綠種植合作社,本來有十幾個社員。但這些人,有的相互間還有矛盾,“商量什麼都商量不成”。

  政府搞的“農超對接”沒實現,蘇紀東說,建在村裡的超市“一根菜也沒賣出去”。最終還是賣給菜販子拉到北京新發地去做批發。有幾家菜農轉行“做更賺錢的生意去了”。

  蘑菇棚也遇到了難題。上百個蘑菇棚破損了,枯草滿地。投資商平泉人劉亞玉不准備干了,拉走了設備。

  1月29日,劉亞玉說,他被招商時墊付了一百多萬元工程款,縣裡答應給他,但遲遲未兌現。他說。再不給,他今年不會再種蘑菇了。

  蘇紀鬆說,偏橋村民的合作社以及農工商公司,都已經“名存實亡”。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