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知道,在那場變故中,張林洋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但他一夜長大,變得特別懂事,“我不能給外公外婆添麻煩,他們已經很辛苦了”。
外婆劉生芳每月隻有700元退休金,僅夠吃藥,外公那1000多元退休金要對付一家人的生活。這6年來,張林洋幾乎不哭不鬧,從不主動要任何東西,除了老師要求購買的必看書目,每周花5元錢買一本漫畫雜志,是他最奢侈的一個堅持。“他喜歡看漫畫也喜歡畫畫,我就每星期給他5塊錢。”外婆說。
媽媽在蔡家打零工,租房子、過日子,生活拮據,經常一兩個月回來匆匆看他一次,張林洋從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樣撒嬌,“媽媽要上班,很忙。”看著媽媽離開后,張林洋會揣著媽媽給的10多元錢,一個人在新華書店呆很久,然后帶回幾本故事書或一盒水彩筆。
“如果我有一台電腦,不會比他們差的”
盡管張林洋特別聽話,但劉生芳有些擔心,“他太內向,我怕他學不好。”
聽到外婆的擔心,張林洋有些著急,“我已經像外婆說的那樣認真讀書了。”“怎麼認真?”“老師要求讀的書,我都多讀幾遍;要求背的課文,比別人早點背會……”從一年級至今,張林洋一直要求自己比別的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我心裡知道,自己要更努力。”但讓他失落的是,自己的成績仍然只是中等。
“我們老兩口小學沒畢業,幫不上忙。”外公袁登華記得,剛上五年級那會兒,張林洋有幾次回家很著急,“外公,老師說上網搜集資料,怎麼辦?”“外公,全班50多個同學,隻有我一個人沒有電腦。”……袁登華說:“我們買不起電腦,隻能讓他跟老師說實話。”幾次以后,張林洋再未與外公提起關於電腦的話題。
而老兩口不知道的是,張林洋在心裡對自己的“嚴苛”:從三年級開始,班上的男孩子在一起交流回家上網、打游戲的趣事,張林洋從不參與,總是埋頭看書;上計算機課,他死死盯著老師,希望把一周一次的課程,都記在腦海裡。
這個12歲的小男孩在講述與自己“較勁”時,終於流露出一絲孩子氣。“如果我有一台電腦,我也可以在網上搜集資料,看老師布置的美文閱讀,不會比他們差的。”
但隨即他便意識到,這願望或許將讓外公外婆很有壓力,“沒有也沒關系,我同樣可以好好學習,外公外婆別擔心。”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