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聯網始終“藏著掖著”
不可否認,目前層出不窮的“房多多”幾乎全因網友的爆料,曾被寄予厚望的“住房聯網”始終是個看客。網友“一抓一個准兒”與住房聯網的“無為而治”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近幾年不絕於耳的山西煤老板、溫州炒房團動輒買樓的傳言也不斷的攪亂房產市場的神經,炒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剛需和泡沫的比重究竟是什麼現狀?這些問題似乎都需要真實的住房信息來回答。
住建部推進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始於2010年6月,初衷是對聯網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住建部曾要求全國40個重點城市在2012年6月底之前與之聯網,但期限過后便無下文。
住房聯網進展緩慢,技術原因無可回避。有專家指出,我國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沒有進行過房產普查。除了商品房,各地還存在大量的保障房、房改房、軍產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區的住房信息還是紙質檔案,未錄入電子信息庫。與此同時,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則被認為是技術原因之外更大阻力。
“網絡反腐”如火如荼,房產調控力度空前,在這樣的背景下,醞釀已久的房產信息聯網卻始終對人們“藏著掖著”。
面對公眾對住房聯網進展緩慢的質疑,在去年12月底的住建部年度工作會上,部長姜偉新表示,要加快推進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省和部的聯網工作。今年2月2日,住建部在經國務院同意后將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與住建部聯網的城市在2013年6月份達到500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