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峽谷小山村溜索上的另類“春運”【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怒江大峽谷小山村溜索上的另類“春運”【4】

2013年02月06日09:0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走基層 聽民聲)(2)怒江大峽谷小山村溜索上的另類“春運”

  雲南省怒江?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的一對母女從集市上採購年貨歸來,在做溜索過江前的准備(2月2日攝)。臨近春節,在雲南怒江?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六庫鎮雙米地村辣子咪村民小組,靠溜索過江到附近集鎮上出售農產品、購買年貨的村民越來越多,溜索的利用率也頗高,成了這個小山村“春運”的重要交通工具。

  辣子咪村民小組位於怒江東岸,40多戶?僳族群眾的房屋散落在半山坡上,村民生活不富裕,村子至今不通公路。10多年前,辣子咪的這對鋼繩溜索建成。村民到江對岸隻能依靠溜索這種古老的交通方式。春節將至,村民們出行的次數增加了,這條溜索顯得更加繁忙。

  怒江州98%以上的國土面積是高山峽谷,怒河兩岸普遍是坡度在40度以上的山梁和峰脊。山勢陡峭,群眾出行極為困難。經過各方努力,怒江州交通狀況目前已得到極大改善,許多溜索被取消或改建橋梁。據怒江州交通運輸局介紹,截至2012年底,全州怒江、瀾滄江、獨龍江上的各類橋梁有116座,其中怒江上就有81座,平均5公裡左右有一座橋。溜索也正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過溜索的體驗對游客而言刺激而新奇,對於辣子咪村民來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說實話,我們習慣了,也不害怕。但我們也盼望修橋,盼望著修路。”

  近年來在各方的支持下,怒江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跨上了新台階,群眾出行條件已極大改善。據介紹,怒江州的目標是按規劃修建各類過江橋梁,然后在沿江兩岸修通沿江公路連接橋梁,開通班車,徹底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現在這項工作正在不斷推進。新華社記者 王長山 攝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