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摘掉重污染帽子 中國水污染治理尋求“突圍”--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遼河摘掉重污染帽子 中國水污染治理尋求“突圍”

2013年01月23日16:3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沈陽1月23日電(記者張非非 孫仁斌)環保部近日會同國家發改委、監察部、財政部、水利部組成考核組,對遼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后,正式發函確認,遼河流域水質目前已達到國家要求標准,這標志著遼河如期實現摘掉重度污染帽子的目標,將率先從全國重度污染的“三河三湖”名單中退出。

  遼河的變化正是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強水污染治理的一個縮影。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昔日“三河三湖”重度污染的狀況正在改觀:2012年末,安徽巢湖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正式啟動﹔昆明市提出到“十二五”末,滇池要實現主要河流水質基本消除劣Ⅴ類﹔海河流域涉及的京、津、冀、晉、魯、豫、內蒙古7個省市自治區表示將聯防聯控海河污染,到2015年,海河流域三岔口斷面水質維持在Ⅴ類水體。

  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遼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能源的過度消耗給環境帶來嚴重破壞,遼河沿岸分布著許多大型或特大型工業城市,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內,使水質受到嚴重污染,沿河農民用河水灌溉甚至導致庄稼絕收。1996年,遼河被國務院列入全國“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巢湖、滇池)重點治理的“黑名單”。

  從2008年開始,遼寧舉全省之力對遼河進行全流域整體治理,使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08年4月,遼寧關停了規模位居全省前列的8家造紙企業。隨后,又關停了全省417家造紙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如今,省內8個造紙產業園區規劃生產能力每年達2134萬噸,是2008年關停前生產能力的20多倍,減排化學需氧量5萬多噸。

  “十一五”期間,遼寧省投資近百億元集中建設了99座污水處理廠,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廠總數達到136座,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6%,縣級市污水處理率達82%。至2010年底,遼寧省境內的遼河干流水質按化學需氧量考核已全部消滅劣五類水體。

  2010年,遼寧設立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對遼河兩岸1000米范圍內進行生態封育,保護區總面積達1869.2平方公裡。省政府投入3.6億元補助資金在封育區實施退耕還河,把農民的河灘地以每年每畝600元的價格“回租”,讓遼河休養生息。

  58歲的遼寧新民市楊家窩堡村村民石玉昌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家的河灘地被政府回租后,他用租金在其他地方承包更多的土地雇人耕種,收入有所增加。如今,石玉昌的生活和家門前的遼河一樣,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據遼寧省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忠國介紹,遼河局將62萬畝河灘地退耕還河,全面恢復植被,保護區植被覆蓋率由13.7%提高到60%以上,形成500公裡的生態走廊和410平方公裡的灘地草原。

  2011年開始,遼寧用兩年時間實施了“三大戰役”,即遼河治理攻堅戰、大渾太(大遼河、渾河、太子河)殲滅戰和凌河治理阻擊戰。全省涉及遼河的12個市,共安排433項治污工程,全部工程建成后發揮了巨大的治污效益,使遼河流域水質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遼寧還出台了《遼寧省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等12件地方法規及相關內容的政府規章,出台了嚴於國家標准的《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准》,首次立法明確生態用水,依法保護和治理遼河。

  據遼寧省環保廳提供的監測數據,到2012年8月,遼河全流域6條干流的36個斷面全部持續保持在四類以上水體﹔到當年10月,全流域54條主要支流河持續保持在五類以上水體,按照遼寧與環保部等國家三部委簽署的協議目標,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遼河達到了摘掉流域重度污染帽子的標准。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