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院士”調查14月仍無結果 評選程序疑存漏洞【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煙草院士”調查14月仍無結果 評選程序疑存漏洞【2】

2013年01月21日03:4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減害降焦”成果遭詬病

  一台模仿人抽煙並能吸入煙氣的吸煙機,是“減害降焦”研究中最主要的設備。

  吸煙機在上世紀30年代已誕生。用吸煙機模仿人“抽煙”測定卷煙中焦油和尼古丁含量的方法,由國際標准化組織推出,被稱為“劍橋濾片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際上對劍橋濾片法提出質疑。”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的甘泉介紹。

  2000年,加拿大廢除“劍橋濾片法”。200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廢除了允許煙草公司將通過“劍橋濾片法”得出的焦油與尼古丁含量放在卷煙煙盒上的准則,因為吸煙者在吸食低焦油卷煙時,會吸入得更深。

  然而,憑借“劍橋濾片法”,謝劍平開展卷煙“減害降焦”研究連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因此增選為“院士”。

  民間控煙機構——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儀群查閱了謝劍平幾乎所有公開論述,“兩個謝劍平在我腦海中浮現,言行相互矛盾”。

  由謝劍平主編的《卷煙危害性評價原理與方法》稱,吸煙者實際攝入的煙氣焦油量要遠遠高於吸煙機測試結果。

  然而,在主持科技部社會公益項目“卷煙危害性指標體系研究”時,謝劍平仍將“劍橋濾片法”作為測量煙氣的主要方法,並將主要通過吸煙機篩查的煙氣危害成分,和毒理學指標建立聯系,建立危害性評估指標。2010年,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今年1月15日,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鄭玉新公開闡述,從毒理學的研究常識來看,卷煙“減害降焦”研究,不能得出低焦油卷煙、中藥卷煙增加人體安全性的結論。

  “這是將有局限性的卷煙危害評估模型,超范圍濫用,造成對公眾誤導,為煙草業服務。”鄭玉新直言,卷煙“減害降焦”研究在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獎、工程院院士評審過程中,“急性毒理學指標和體外篩選實驗的局限性,被忽視了”。

  低焦煙去年銷量增8成

  不僅“減害降焦”研究方法受到質疑,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直斥“減害降焦”研究有悖科學倫理。

  秦伯益說,煙草是依賴性物質,吸食越多,對公眾健康損害越大。科研工作的基本倫理是不能危害人身健康。但“減害降焦”研究,提高了低焦油卷煙的銷售量。

  中疾控控煙辦的調查發現,轉吸“低焦油卷煙”的吸煙者,戒煙的可能性降低46%。

  謝劍平的院士候選人提名書中稱,研究應用於卷煙品牌,2007至2009年卷煙危害性指數降低10%,焦油釋放量降低1.0mg/支,累計新增利稅48.6億元,創匯2.43億美元。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收集的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1年期間,中國低焦卷煙銷售量年均增長93%,而一般的煙卷增長隻有3.3%。特別是2011年,中國低焦卷煙銷售量330萬箱,比前一年增長366%。

  2010年全球城鎮煙草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4%的中國人知道“低焦油不等於低危害”,很多高知識階層的人轉吸低焦油卷煙或中草藥卷煙,正是因為其“低危害”的宣傳。

  1月17日,全國煙草工作會上,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姜成康說,2012年焦油量8毫克/支以下產品銷量646.92萬箱,同比增長83.76%,低焦產品加快發展。

  院士評審程序遭質疑

  謝劍平備受質疑,為什麼還能夠被評審為“院士”?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王隴德曾被工程院領導叫去溝通。

  王隴德回憶,這位領導當時說,謝劍平沒有作假﹔工程院的評審程序是完整的,沒有違反評審程序,所以(謝劍平的院士資格)不能取消。但王隴德認為,將謝劍平“減害降焦”的研究成果,放在工程院環境輕紡學部去評審,“是評審程序上的嚴重錯誤”。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人口衛生體育室主任宋森,曾在中國工程院擔任過辦公廳主任。她說,謝劍平提名院士有重大程序漏洞:“減害降焦”研究成果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卻沒有在醫藥衛生學部評審。

  採訪中,多位院士稱如果由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評審謝劍平院士資格,謝劍平不會通過。

  王隴德希望,院士們應督促科技部和工程院盡快對卷煙“減害降焦”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其院士資格重新復議。

  “利益沖突雖已成為科學界普遍的倫理問題,但(科學評選)受到社會的監管還不夠。”協和醫學院生命倫理學院翟曉梅教授認為,為確保公眾的利益,很多國家建立了專門的科學倫理制度,以此減弱或者避免利益沖突影響科學研究的客觀和公正性。

  “煙草學者”背后的身份

  在我國,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個機構。

  在“政企合一”的背景下,國家煙草專賣局評價謝劍平的科研成就: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卷煙品牌中,為制定“煙草行業減害降焦戰略工程實施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據。

  就在美國聯邦法院判決“不允許美國煙草公司用淡味、低焦油等概念與詞匯對卷煙進行虛假宣傳”后,2007年至今,中國煙草業仍大力推行卷煙“減害降焦”策略﹔國家煙草專賣局還授予謝劍平“減害降焦”學科帶頭人“榮譽稱號”。

  公開信息顯示,2001年起,謝劍平一直擔任國際煙草科技合作中心(CORESTA)的中國代表兼理事會理事。甘泉介紹,“國際煙草科技合作中心”是國際煙草業成立的供本行業研究人員開展科技交流的平台。其成員來自於煙草業。

  首都醫科大學社會醫學教授崔小波,用童話《皇帝的新衣》來比喻:“政府穿上了卷煙‘減害降焦’新裝,而且穿著這個新裝去立法。”

  據悉,《煙草專賣法》第五條稱,國家加強對煙草專賣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煙草制品的質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的含量。

  崔小波說:“這一規定明確了‘減害降焦’的法律地位,誤導了幾億煙民,使中國的吸煙率、吸煙人口一直佔世界第一位。”

  “煙草院士”大事記

  ●2011年12月8日

  中國工程院新增選的54名院士名單正式公布。謝劍平當選為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由此引發質疑。

  ●2011年12月13日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控煙協會分別致函中國工程院,要求對評選程序和評選理由做出解釋,建議撤銷謝劍平的院士資格。

  ●2011年12月15日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稱,院士的評選衛生部無從置評,但是中國控煙履約工作確實任重道遠。

  ●2012年5月10日

  中華預防醫學會等7家科學社團與民間組織致函工程院,重新審議謝劍平的院士資格。

  ●截至當年5月29日

  工程院四個學部近百位院士聯名致函工程院主席團,請求盡快復議,重審煙草專家謝劍平當選工程院院士的資格。

  ●2012年8月16日

  工程院回復中華預防醫學會等7家社會組織稱:明確反對有悖與控煙工作的一切行為﹔對謝劍平研究員當選院士引發的質疑,我院將按照主席團會議的決定,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繼續進行調查,做深入細致的工作並妥善處理。

  ●2013年1月8日

  中國控煙協會第六次致函中國工程院,呼吁工程院就“撤銷謝劍平院士資格”的社會建議與呼吁,盡快給予明確答復。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分享到:
(責任編輯:崔東、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