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建設——十八大報告閃耀新亮點
群眾訴求表達不能“短路”
【報告摘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信訪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
各方評說
讓群眾參與社會管理
◎群眾參與社會管理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的具體體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
——陝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法院院長安東
◎無論是具體民生事項,還是綜合社會管理,都必須著眼於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激發公眾主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熱情,讓群眾參與決策過程之中。隻有發揮了群眾的主體作用,社會管理和社會建設才能真正獲得實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
健全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一是要健全群眾利益訴求的表達機制,二是要健全群眾權益保障機制。表達機制和保障機制是相輔相成的,前者是基礎,后者是保証,兩者缺一不可。
——江西省湖口縣監察局副局長鐘禮勛
◎維護群眾權益關鍵在於正確發揮黨和政府主導作用,處理好黨和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之間、黨政部門及干部利益與群眾利益之間、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之間、維護社會穩定與維護群眾權益之間的關系,重點在於以科學、民主、公正為原則,構建完善的利益調節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及權益保障機制。
——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蔣俊明
暢通群眾利益協調保障渠道
◎要通過各種途徑保証群眾參與,暢通各種渠道,使群眾基本的利益需求能夠得到及時的反映。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李迎生
◎做好信訪工作、暢通和規范百姓訴求渠道,既要搭建起有效的、暢通的信訪平台,讓老百姓有地方去說,又要提升信訪系統人員的能力,培養一支政治上堅定、能做事、跟老百姓能溝通,給老百姓解決問題的干部隊伍。
——河北邯鄲市信訪局副局長安鳳玲 (萬 千編輯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