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熊群力近日介紹說,我們集團公司去年人均收入7萬元左右。10萬員工中50%以上是科技人員,而且相當一部分是從事軍工最前沿技術研究的科技人員,人均收入7萬元是比較低的。
現今,普通民眾談及收入時,多將國企和壟斷企業等同起來。“國企應該分成兩種,一種是有壟斷性質的國企,一種是競爭性的國企。”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說,如果是一個具備市場競爭性的國企,那麼它的利潤、績效包括工資水平,都會由市場來決定,國家相關部門就沒有必要對其進行干預。
針對壟斷企業收入分配改革,蘇海南建議,在建立健全並實施國有企業利潤上繳制度和資源佔用稅制度前提下,對壟斷企業全部職工的全口徑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各項福利待遇以及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等進行全面調控。
蘇海南認為,應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分類和分步驟地推行工資總額和職工薪酬預算管理制度,建立壟斷行業與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比較機制,重點加強對高於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二倍以上的壟斷行業工資福利水平的監管和調控力度,控制其工資福利水平的過快增長﹔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打破行業壟斷,通過健全並實施資源佔用稅和利潤上繳制度等措施,有力控制壟斷行業過高工資和福利水平的收入來源。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1月21日在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說,中國改革目前已進入攻堅區、深水區,下一步的改革,不僅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調整利益預期。這既需要政治勇氣和膽識,同時還需要智慧和系統的知識。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表示,要解決行業、地區及個人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可能成為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