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院后付費”作為一項緩解醫患矛盾、方便農民看病的政策,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19日,記者從山西太原市衛生局獲悉,截至目前,已有超萬人享受到該政策帶來的方便,而如何規避資金風險成官方工作重點之一。
農民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2012年8月1日起,太原市在全國省會城市范圍內率先啟動了新農合“先住院后付費”服務,該市105萬參合農民在市、縣、鄉所有新農合定點醫院,無需再繳納住院押金,可直接住院。
“三個多月來,共有10738人次參合患者受益,而且沒有出現社會一直比較擔心的賴賬、欠賬問題。”太原市衛生局工作人員介紹。
“先住院后付費”要求農民看病的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先行墊付,其中所涉新農合基金管控成該舉措順利推進的關鍵。
為規避資金風險,避免逃帳、賴帳、套取資金,太原市農合辦每日收集各定點醫院運行情況,並對運行指標進行監控,關注就醫人次和住院費用的增長趨勢,以防控基金風險。
對於參合農民,也被要求在入院前簽訂《先住院后結算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不過協議更多是個形式,我們願意相信,還是好人多。”太原市婦幼保健院農合科科長任秀芬對記者表述。
另據太原市衛生局統計,“先住院后付費”舉措實施后,在縣、區醫院治療的患者較往年同期提高3%。“這一改變說明,我們正在向‘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靠近。”(范麗芳)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