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方式”關鍵在於深化改革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明顯放慢了前進的步伐。這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拖累,但另一方面,更是中國政府主動謀變的結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空間。
改革開放至今,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穩定的高速增長。即使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也未能改變這一態勢。
不過,在驕人成就的背后,中國經濟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也是不爭的現實:危機引發的全球需求減弱,讓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的弊端顯露無遺﹔大量低效率的不合理投資,導致許多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低成本的競爭方式,不僅容易讓企業缺乏進取心,更抑制了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釋放……傳統的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尋找新的發展道路就成為緊迫的任務。
具體而言,就是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減輕維持經濟高增速的壓力,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發展方式的轉變上去。
然而,經濟增速的放緩,卻並不必然導致發展方式的轉變。實際上,雖然“轉方式”轉了多年,但進展並不盡如人意。這不僅僅是因為經濟發展方式有其自身的慣性,更在於相關領域的體制性束縛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十幾年時間裡就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關鍵性的原因就在於依靠改革打破了束縛發展的多重體制性障礙,為經濟釋放了巨大的增長空間。
放眼未來,要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依然是最關鍵的環節: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特別是擴大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就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就需要深化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如今的改革已步入更多觸及深層次矛盾和更多面對內外部復雜因素的攻堅階段。在日益多元的利益格局背景下,要破除諸多藩籬,難度和阻力之大非同以往。
毫不動搖地進一步深化改革,力爭在一些關鍵領域和深層次問題上取得突破,並建立起一整套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這正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攻方向。(尚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