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番目標如何實現? 學者稱需貨真價實地增長【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收入翻番目標如何實現? 學者稱需貨真價實地增長【4】

2012年11月17日14:02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民生觀察

  重效率更重公平

  11月14日,海口市新府城醫院正在緊張建設之中,建設方項目經理李傳明說,他跟工人們最關心的還是十八大報告裡首次提出的收入翻番的這部分內容。“真的希望收入能跟我們建設的大樓一樣,層層高!”李傳明期待著。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意義重大。這讓人們看到,一種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從十六大提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難發現,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在不斷完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既有國家的總量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80萬億元,又有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新指標——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從追求“人均GDP”到“人均收入”的改變,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

  另一個變化同樣令人關注。

  198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對收入分配改革的提法是“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十四大則是“兼顧效率與公平”﹔十五大提出“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十六大發展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2007年黨的十七大的表述發生新變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對此進一步強調,並提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從提法的變遷不難看出,隨著社會的進步,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對公平與效率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看到,收入倍增已有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要想實現十年收入翻番的目標,每年平均增速要達到7.2%或7.3%。而從改革開放以來,從1979年到2011年這32年的時間,城鄉居民收入平均增長7.4%,超過了十年收入翻番所需要的7.2%-7.3%的速度。近兩年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已經為實現十年收入倍增計劃開了一個好頭。據估計,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會在8%以上,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可能會在10%以上。這為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新目標預示的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將直接帶動我國消費總量與消費結構的跨越。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增速是一方面,增長的質量更加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現實不容忽視,這主要是由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城鄉體制分割現象嚴重以及發展機會不平等原因所造成。縮小收入差距本身也是“收入倍增”的題中之意。

  舉個簡單例子,2010年一個月收入20000元的人,與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人,在2020年后,“收入翻番”的結果會如何?月收入20000元的人,與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人,收入相差10倍,絕對值相差18000元。2020年收入翻番后,月收入兩萬的人,收入增加到了4萬元﹔而月收入2000元的人,收入增加到了4000元,收入相差仍為10倍。可收入的絕對值變了,從相差18000元到相差36000元。貧富的差距反而拉大,顯然,我們所需要的收入翻番必須建立在收入差距縮小的基礎之上。

  先富容易,共富難,如何才能真正使改革開放的成果讓所有人共享?十八大報告中已明確“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並強調“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這都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重點和方向。(新聞觀察員 馮 蕾)

分享到:
(責任編輯:王?、耿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