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德耀中华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2021年07月15日06: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35 张 琳

 

  237 陈素珍

 

  239 周发春

  240 郑 凯

  241 赵 利

  242 赵 童

 

  244 柯石磷

  245 柯昌芳

  246 段意花

  247 闻国庆

  248 唐基木

  (上接第十四版)

  这样的情形不止发生过一次。20年间,张继群用这根“救命绳”先后救起7名落水人员。有人问他:“你这样救人图啥呢?”张继群憨厚一笑:“这样的事谁看到都会出手相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危险时刻更应该挺身而出!”

  张继群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

  235  张  琳

  张琳,男,汉族,1978年8月生,中国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在哈尔滨市出差的张琳发现有人落入松花江中,不顾自身安危纵身跳入江中救人。成功救人后,人们问他的姓名,他只说自己是北京人。

  2019年9月5日下午2点左右,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旁,一个小伙子喝了点酒,嘴里咕哝几声“永别了”之后,就跳到江里。由于水流比较急,轻生男子瞬间被冲出好几米远,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来哈尔滨市出差的张琳和同事沿着江边回宾馆,正好看到这一幕。刚开始,张琳还以为小伙子是在游泳,过了几秒钟才发现对方可能是溺水了。“我应该能救!”张琳边说边向江边冲去,没顾上脱掉衣服、鞋子便跳入水中救人。人救上来后,他招呼大家照顾好落水者,就离开了现场。

  事后,多家媒体费尽周折才找到这位在松花江上救人的北京大哥。一向低调的张琳在接受采访后表示,自己同意接受采访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鼓励下一个做好事的人”。他还将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希望小学建图书馆。他说:“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爱的延续。”

  张琳乐于助人,平时只要看到年长的叔叔、阿姨们有难处,总是抢上去帮忙。在他看来,做好事心里就踏实、快乐,况且对自己而言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一提。扶危解困,已成为他的习惯。

  张琳荣获“北京榜样”称号。

  236  陈  陆

  陈陆,男,汉族,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庐江县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

  陈陆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勇闯惊涛骇浪,持续奋战近100个小时,成功营救、转移群众2600多人,自己却不幸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用生命践行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2020年7月22日,巢湖水位激增,百年一遇。位于庐江县同大镇的石大圩突然漫堤溃口,圩区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多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情况万分危急。尽管当时陈陆已连续工作96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且长时间的日晒水泡导致双腿红肿、行走艰难。但在接到报警后,他仍然义无反顾登上救生艇,带领消防战士火速奔赴现场。

  在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后,陈陆得知村内还有群众被困,其中有1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急需救援!顾不上片刻休息,陈陆再次出发。此时溃堤口子愈开愈大,激流涌动。“同志们,我来带路、打头阵。”陈陆毅然决然跳进首艇,主动担当洪水中的“开路先锋”,带领4艘救生艇,向着群众被困的方向全速开进。

  突然,远处堤坝传来几声巨响,5台用来封堵决口的挖掘机瞬间被洪水卷走,不见踪影,湖水河水之间的落差水位从40厘米猛增到3米高。“掉头,快掉头!” 陈陆大声喊道。话音刚落,陈陆乘坐的救生艇已被卷入水位落差区域,猛然侧翻。陈陆被汹涌激流卷走,壮烈牺牲,年仅36岁。

  事实上,这并不是陈陆第一次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2008年合肥雪灾以及2016年庐江洪灾,他都奋战在一线营救受困群众。

  陈陆被批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被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中国好人榜”。

  237  陈素珍

  陈素珍,女,汉族,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总队长。

  余震不断,她赶赴灾区运送物资;山林遇险,她忍痛咬牙坚持搜救;存亡关头,她反复开导劝阻轻生。陈素珍的人生追求是“像水一样纯粹,像草一样坚韧”,被大家誉为“水草队长”。

  临危救难悟初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发,原本计划旅游的陈素珍得知消息后立刻更改行程,临时在厦门采购双氧水、创伤药等急救药品和干粮,只身前往震区中心参与救援。没有装备、缺乏经验,她就用双手在小学的废墟中挖掘。由于道路中断,饮用水、食物等物资难以运输进入,她就把自己的储备全都分给受灾群众,饿了就吃一口压缩饼干,渴了就含一口水润润喉咙,累了就以地为床、以天为被。她拿出多年积蓄,连同厦门亲友捐赠,共筹集了10多万元的物资,并主动返回厦门运送,二进汶川。

  履险蹈危砺侠义。汶川救援的经历,深深震撼了陈素珍的内心。2009年4月,她召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厦门市思明区蓝天救援队,并担任队长,在一次次营救活动中历练。队伍成立之初,陈素珍遇到一则来自南平市光泽县深山老林里的伤者救援请求。搜寻中,她不慎被盘绕的树根绊倒,磕断了三颗牙齿,鲜血直流。为了不影响救援进度,她咬住蘸有药物的棉花球继续前进。等队友发现时,她为抑制疼痛咬住的下嘴唇已经肿到无法开口说话。

  悠悠水草韧且柔。见义勇为不仅有伤痕和血汗,更有许多温情与眼泪。2020年5月11日深夜,一名15岁的抑郁症少年从医院出走后,企图轻生。得知情况的陈素珍孤身走上楼顶天台找到黑暗中的少年。她温情讲述自己在灾情救援中的所见所闻。少年听着听着,落泪了。她的脚步慢慢靠近,陪他聊到凌晨3点,她成功牵着少年走下天台。后来,这名少年也成为志愿者,他对陈素珍说:“我要做一个像你一样能够帮助别人的人。”2017年3月,陈素珍主导成立福建省蓝天救援防灾减灾中心并担任总队长,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训等活动,用“水草”之姿挥舞出绵绵韧性。

  陈素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38  拉齐尼·巴依卡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

  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英勇牺牲,年仅41岁。他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模范践行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生动展现了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真挚情怀。

  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来人啊!救救孩子!”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有小孩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落水儿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但他依然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这时,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牺牲在冰冷的湖水之中。

  2003年,拉齐尼·巴依卡从部队复员,接过祖父、父亲的接力棒,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巡逻战士。

  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时,队伍遭遇暴风雪袭击,他把15头牦牛聚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大家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平安度过了一夜。第二天,队伍又遭遇山体滑坡,不停有碎石块滑落,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他的额头,鲜血直流。他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一名战士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一个雪洞,周围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不要动,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结成绳状,花了2个小时将战士拉上来。战士得救了,他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脱离危险。

  拉齐尼·巴依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239  周发春

  周发春,男,汉族,1976年10月生,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礼城村村民。

  邻居家中意外失火,他不顾个人安危,3次勇闯火海。火被扑灭了,人被救出来了,周发春却不幸落下残疾。他涉身险境、舍己救人的义举传遍昌江大地,感动了无数人,是人们眼中的“救火英雄”。

  2018年6月5日凌晨2时许,周发春正在酣睡。突然,一阵阵求救声划破宁静的夜晚。“失火了,快来救火啊!”邻居家几条电线因线路老化短路突然蹦出电火花,火势立即蔓延。从梦中惊醒的周发春看到外面火光冲天,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从床上弹坐而起,赶去救火。

  “屋里还有两个人被困着呢,消防车还没到怎么办?”面对大火,想要施救的村民一筹莫展,一旁的周发春已经顾不上许多,他一头扎入火海,三进三出,终于把邻居夫妻俩从火海中拉回。

  为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周发春四处找人,与驻村扶贫干部一起组织人员灭火。经过两个小时的救援,大火终于得到了控制。

  为防止屋檐上的火复燃,他不顾个人安危爬到楼顶卸瓦,想要把水浇到火势最旺的地方。眼看人已经到了屋顶,周发春却因体力不支,一个踉跄,不慎摔落。他的头部重重着地,当即不省人事。

  随即,周发春被送进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经诊断,他的头骨粉碎性骨折、肺部出血、身上多处受伤严重。经过长达3年的治疗,周发春的身体虽有所恢复,但经常意识模糊,总会忘记发生过的事情。目前,周发春仍在复健中,未完全恢复。

  周发春入选“江西好人”。

  240  郑  凯

  郑凯,男,汉族,1988年11月生,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迎水桥车站干塘车间调车指导。

  郑凯路遇货车侧翻,临危不乱、及时援救,成功挽救司机生命,用行动诠释勇义内涵、传递人间温情,被亲切称为“热心凯哥”。

  2021年3月15日19时许,郑凯驱车回家途中,看到一辆大货车发生侧翻。货车司机被甩出车外,满脸鲜血,趴在路上招手示意。他立刻靠边停车,跑去救援。由于强烈的碰撞,司机头皮外翻,失血过多,已处于昏迷状态。紧急之下,郑凯一边抱着受伤司机,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后脱下自己衣服披在司机身上,为他保暖。同时,郑凯依照急救中心电话指导,对他进行现场急救。待司机苏醒之后,郑凯用司机的手机联系家属。得知其家属远在河北沧州,无法第一时间赶到,郑凯就跟着救护车把司机送到医院,并帮忙办理手续、缴费、取化验单。直到将他送进ICU之后,郑凯才悄悄离开。

  次日,司机妻子赶到医院。当郑凯将住院单等检查材料交给她时,她拿出红包感谢,被郑凯婉言谢绝。谈起救人的事,郑凯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雷锋车队的一员,救人是我应该做的!”

  2008年,郑凯光荣入伍,在部队的两年间,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他进入迎水桥车站工作。一直以来,他与人为善、热心助人,还加入雷锋车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邻居们都说,郑凯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要有事叫他,不论刮风下雨,他都二话不说马上赶到。郑凯用救人义举,向社会传递着温暖感动,弘扬着见义勇为美德。

  241  赵  利

  赵利,男,汉族,1968年3月生,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管家洼村村民。

  30多年来,赵利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水上救援,成功救起16名落水者,成立公益救援中心,积极参与水上救援任务,点亮别人的生命之光,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青云湖边的“生命守护神”。

  赵利受当过海军的父亲影响,从小乐善好施、热心助人,并且练就一身游泳的好本领。第一次救人是在1985年冬天,有名儿童和伙伴打闹时不慎落水,赵利一个猛子扎进去,最终将孩子托出水面。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90年腊月,一名妇女投湖轻生,当时风大浪急,很快被冲离岸边10多米远,生命危在旦夕。赵利来不及脱掉棉衣,立刻跳进冰冷湖水中施救。落水妇女死死抱住他,再加上自己的棉衣吸水之后变得更加沉重,二人处境都很危险。就在生死瞬间,他拼尽全力将轻生妇女推上岸。由于体力不支、全身冻透,赵利上岸后瘫倒在地,被村里人抬回家里。当天夜里,他就发起高烧,打了好几天吊针才慢慢好转。

  “只要有人落水,我就会救,不图别的,就图个心安!”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奋不顾身,多年来,赵利救起落水的老人、妇女、儿童等16人,义务参与打捞溺亡者40多次。每当提起赵利,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在多年救援实践中,赵利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规模化、专业化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2020年8月,他组织一批水性好的爱心人士,成立同舟公益救援中心,购置快艇、救生衣等器材,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水上应急救援等服务,宣传普及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施救技能。如今,救援中心已发展到100多人,7次参加水上搜寻救援行动,协助寻找33名意外走失人员。

  在赵利言传身教下,儿子主动加入救援队伍,妻子热心公益、勤俭持家。赵利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和可贵精神,涵育着家风家教,传递着社会正气。

  赵利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42  赵  童

  赵童,男,汉族,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面对一位因粪石阻塞引起急性肠梗阻、生命危在旦夕的老人,赵童没有丝毫犹豫,徒手为老人将粪石掏出,最终使老人转危为安。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赵童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

  时间回到2020年3月11日晚,作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赵童在夜间查房时,发现了一名老年男性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异样行为。这名患者有冠心病,做过冠脉搭桥手术,经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压痛明显,结合腹部CT检查,初步诊断是粪石阻塞引起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给予开塞露治疗后,效果仍不佳。考虑到患者80岁的高龄,又有心脏病史,如果不及时处理,有肠破裂穿孔的风险,会危及患者生命。情况紧急,赵童直接用手为老人将粪石掏出。随后经过他连续4个小时的救治,老人最终脱离危险。第二天查房,老人握住赵童的手说:“太脏了,孩子……”“您不用往心里去,把我当成儿子就行了。”赵童的回答温暖、体贴。

  为老人掏粪石是赵童支援武汉抗疫经历的一件小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所在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时,赵童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到达武汉后,除发挥专业特长参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外,他还承担了咽拭子采集、鼻出血患者鼻腔纱布填塞等医疗工作,赵童不惧危险、义无反顾,最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超的医术帮助患者一次次化险为夷。

  赵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43  胡红霞

  胡红霞,女,汉族,1976年10月生,生前系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南溪乡南源村村民。

  她是一个农家妇女,在村民落水、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跳水救人,落水母子最终脱离危险,而她却不慎触电溺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红霞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当地被广为颂扬,她是乡亲们心中的“巾帼英雄”。

  “救命啊!救命啊!”2020年8月5日下午5时许,胡红霞从菜园摘完菜,在回家途中隐约听见阵阵微弱的呼救声,她循声望去,发现不远处的水渠里漂浮着两个人,在不断挣扎。来不及多想,胡红霞扔下菜篮飞奔过去……

  “看见红霞急匆匆跑过来,一到渠边就跳了下来。这时我和儿子都已说不出话来,没法阻止。她刚下水就触电了,但还是使劲把我往岸边推了几把,后来我就渐渐失去了意识,之后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被救的肖某某回忆起落水经过,仍然心有余悸,泪如雨下。

  肖某某没想到,自己昏迷之后,胡红霞也因触电倒在了水中。幸运的是,同村的一位老人刚好路过,看到了水渠里的3个人。老人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做手势让远处的老伴赶紧切断电源,然后与赶来的村民一道,将胡红霞和肖某某母子从水中救起。送医院抢救后,肖某某母子先后苏醒,脱离危险。而胡红霞却再也没有醒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

  胡红霞舍己救人、不幸罹难,村民们无不悲痛。送葬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路旁,送胡红霞最后一程。在村民眼里,胡红霞勤劳善良、贤惠能干,是丈夫身边的好妻子;她孝敬老人、疼爱女儿,是公婆口中的好儿媳;她古道热肠、和睦邻里,是邻居眼里的好姐妹、好大嫂。“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难处,只要是能帮上的就帮一把。”这是胡红霞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胡红霞荣登“中国好人榜”。

  244  柯石磷

  柯石磷,男,汉族,1959年9月生,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柯石磷6次下海救人,成功营救14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人性光辉,被称为“靖海守护神”。

  在柯石磷6次下海救人的经历中,2019年的那次最为惊心动魄。2019年9月13日傍晚,柯石磷在靖海镇绿洲海滩散步。18时许,因痛风病突然发作,柯石磷独自在海滩边休息。这时,突然有两名中年妇女大声呼救,她们的家人在海里游泳时被潮水拖离海岸,危在旦夕。这个季节的潮汛比平日里汹涌,海浪起伏大,还伴随各种暗涌和漩涡。被海浪卷走的两个小伙子离岸边越来越远,岸边的人们只能看见他们的脑袋在海水里浮浮沉沉,情况十分危急。

  在这紧急关头,柯石磷不顾自身安危就近拿起两个救生圈冲进大海。他强忍着痛风的痛楚,游了近10分钟来到两个小伙子身边,把救生圈套在他们身上,并引导着他们避开身边的大漩涡,顺着潮流方向游,迂回游回岸边。19时许,3人终于游回岸边,柯石磷把两名小伙子推上岸后,因体力不支被急流卷走。在海上漂流了半个小时后,19时30分左右,在距事发地几百米的沙滩上,柯石磷被搜救人员发现,此时柯石磷已经虚脱,被送往医院抢救。其间,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经全力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柯石磷荣获广东省道德模范称号。

  245  柯昌芳

  柯昌芳,男,汉族,1955年5月生,中共党员,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分公司石盘13队退休干部。

  孤身面对穷凶极恶的持刀歹徒,柯昌芳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追赶抓捕,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强忍剧痛,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与民警合力将其捉拿归案。千钧一发之际,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柯昌芳誓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本色。

  2013年8月26日,海南省万宁市国营新中农场发生一起行凶杀人致一死两伤恶性命案,凶徒带刀逃离现场,躲藏于深山密林。柯昌芳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情况,积极配合警方搜山围捕。8月30日11时许,柯昌芳从搜捕现场换岗回家,独自在槟榔园采摘槟榔果,发现了凶徒的踪影。面对穷凶极恶的持刀凶徒,柯昌芳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大声喝道:“你逃不了!快放下砍刀,投案自首去。”惊魂未定的凶徒拿着砍刀向柯昌芳袭来。在搏斗中,砍刀从柯昌芳的前额两眉间到鼻尖处划出一道长长的伤口,鲜血直流。凶徒慌乱之间拔腿就跑。柯昌芳不顾伤势,忍着剧痛,奋力追赶,终于将凶徒抓住并扳倒在地。正在附近搜山围捕的民警和群众听到呼喊声也火速赶到,合力将其捉拿归案。见到凶徒被成功控制,柯昌芳才松了口气,此时的他已因流血过多而瘫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脸部伤口缝了21针。

  柯昌芳不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擒凶犯,平常工作中,他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生活中,他热情待人、乐于助人。汶川地震,他慷慨解囊,带头捐款。队里职工生活困难,他主动送粮送钱。

  柯昌芳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

  246  段意花

  段意花,女,汉族,1965年8月生,湖南省益阳水文站退休职工。

  20多年来,段意花与丈夫先后50余次勇赴江流,拯救因溺水濒临死亡的生命,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只有7岁,撑起江上的“生命之舟”。

  救起溺水者,不取分文。1995年12月的一天,下着大雪,段意花突然听到从河中传来一阵呼救。她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中,救起一位60多岁的老人。老人得救了,段意花却患上重感冒。老人的子女执意要给一些钱表示感谢,她婉言谢绝。多年来,50余次的救人义举,50余次的生死搏击,段意花从未收取过被救者及家属一分钱报酬。

  面对轻生者,果断出手。2004年8月的一天,段意花在码头发现一个女孩在资江岸边徘徊,突然,女孩两脚一蹬,纵身跳进江中。段意花一个箭步冲跳进江中,很快抓住落水女孩,可对方不断地撕扯和捶打着她。段意花明知稍有不慎,自己也会有生命危险,但仍不松手,强忍着疼痛,拖着女孩拼尽全力朝岸边游去,最终将女孩救起。

  夜间施救,毫不犹豫。2004年腊月的一个深夜,段意花的丈夫在水文站值班,船上只有段意花和儿子。突然,熟睡中的段意花被一阵狗叫声惊醒。由于江上一片漆黑,段意花看不到人影,只听到呼救声越来越弱。她顾不上害怕,叫上儿子划着船,打着手电筒寻找落水者,终于在桥下找到呼救的人。眼见对方快要下沉,段意花来不及细想,猛地跳进水中,终于把落水者救上来。

  警示宣传,防患未然。每年暑假,学生喜欢下河游泳,是段意花最担心的时候。她和丈夫专门拍摄警示视频送到电视台播放,为学生提供安全提醒;为防学生落水,她在船上准备了几根特制的竹竿;她还每天顶着烈日,在船头张望,查看水面情况。近年来,她守候的趸船上下游数百米,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溺亡的悲剧。

  段意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247  闻国庆

  闻国庆,男,汉族,1951年10月生,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中学退休教师。

  55年来,闻国庆先后6次跳进江河,成功救起7人。险情面前,他总是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闻国庆在群众危难时数次舍身相救,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新时代的正气歌,彰显英勇仁爱的高尚情操。

  2020年10月17日下午,池州城区百牙桥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突然,一名60岁左右的女士冲到桥边,跨过栏杆跳入河中。“救人啊,有人跳河了!”此时,刚好路过的闻国庆循声望去,发现水中有一名女子在拼命地挣扎扑腾,情况危急。闻国庆跑到河边,纵身跃入河中,快速游向溺水者,托起她的身体,让她的头部露出水面。在热心市民协助下,他一手划水,一手托举,艰难地向岸边前进。整个救援过程大约持续了5分钟,时间虽短,但对于闻国庆这样一位老人来说,难度极大,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快到岸边的时候,闻国庆已经筋疲力尽,脸色苍白。最终,在岸边众人帮助下,他成功将落水者救起。

  闻国庆还有多次下水救人的英勇壮举。从1966年6月,年轻的闻国庆奋力救起落水同窗开始,除了上面提到的那次,先后5次在江河、水库成功救起6人,其中有他的同学、同事,也有他的学生、朋友;有朝夕相处的熟人,也有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有深陷水库漩涡的游泳爱好者,也有意外坠入长江的溺水者。

  面对落水者或其家属的重谢,闻国庆总是婉言谢绝:“在别人生命攸关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不值一提”。

  闻国庆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

  248  唐基木

  唐基木,男,汉族,1990年8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金鸡镇金鸡街居民。

  侠隐于市,见义而勇。他是一名普通快递员,面对熊熊烈焰,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义无反顾三进火场成功救出5人,成为最美逆行者,被称为“救火英雄哥”。

  2018年5月26日晚9时30分左右,藤县金鸡镇天乐街一五金店铺失火,店主年仅3岁的儿子被大火围困在店里,危在旦夕。店主哭得撕心裂肺,呼喊着救救孩子!正在附近的唐基木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提起2个灭火器,火速冲向店铺救人。无奈当时火势太猛,灭火效果并不明显。

  火势越来越猛烈,“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令人心惊胆战。危急关头,唐基木当机立断砸开旁边幼儿园的大门,再翻越一堵2米高的石墙,冲破五金店的后门。摸索到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已昏迷不醒。他迅速抱起孩子向外冲出。此时火势已蔓延到跟前,1米以上都是黑烟,热浪扑面而来,他只能蹲下前行。

  救出小孩后,他得知店主还有一个6岁的大儿子,可能也被困在店内。顾不上多想,他立即再次冲进火海,确认店主大儿子不在店内才冲出来。此时,他已被浓烟呛得直咳嗽,但当他听说还有4人被困在5楼的卫生间,而且其中有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时,他又选择第三次冲进火海,和其他赶来的群众一起救人。危急关头,他急中生智,与几名热心群众通过“麻包袋”运送的方式将婴儿安全“运送”到楼顶,其余3人通过绳子爬到楼顶,成功获救。

  火势得以控制,确认再无人员被困,他便悄悄地离开了现场。事后,有人问起当时情况,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那都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我怎么可能见死不救”。

  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2013年以来,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常常深入村屯社区、街头巷尾宣传消防知识,累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3万余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一线,为居民配送蔬菜、水果、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义务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唐基木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广西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下转第十六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5日 15 版)

相关新闻: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1—106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7—119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20—131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32—145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46—158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59—165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1—207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8—220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21—234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35—248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49—261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1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2—315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16—328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29—341

(责编:牛镛、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