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德耀中华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2021年07月15日06: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21 李运飞

  222 李铁申

  223 李 斌

  224 杨晓君

  225 杨 雪

  226 杨 琳

  227 余运清

  228 谷瑞刚

  229 冷小东

  230 汪 勇

  231 张吉林

  232 张旭峰

  233 张春生

  234 张继群

  (上接第十三版)

  221  李运飞

  李运飞,男,汉族,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阿克苏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市长宁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李运飞在冰冷洪水中以命搏命、成功营救被困群众,在危难险重任务面前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被誉为“消防队里的好巴郎”。

  2018年6月23日凌晨,库车市内普降大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有2名群众被困于乌尊镇喀让古河河中,报警求助。李运飞带队火速赶到救援现场,发现洪流愈发湍急,水位不断上涨,被困群众随时可能被汹涌的河水卷走。危急时刻,李运飞挺身而出,主动施救。第一次,他没走到一半就被浪头打翻在河中,被战友用牵引绳拉上岸。稍作调整,他再次涉水救援,一厘米一厘米艰难向前推进,好几次被大浪打倒,又顽强地站起来。在几度呛水、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他咬牙坚持,直到将2名群众安全救出。而他却因胃中吸入大量泥沙,昏倒在现场,被送进医院救治。

  2020年6月4日,库车市一个物流园的下水井管道爆裂,在井下作业的3名管道抢修人员中毒昏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李运飞迅速赶到现场,井下缺氧、能见度低,有毒气体浓度较高,大量污水从水管爆裂处喷涌而出,给救援带来极大困难。紧急关头,李运飞迅速用绳索吊下两个空气呼吸气瓶,为井下输送空气,为被困者提供生命保障。同时,他安排专人不间断向井下喊话,争取唤醒昏迷的被困者。后来,李运飞不顾个人安危,采取“倒挂”方式下到7米深井底,小心翼翼地给被困人员穿上救援吊带,用尽全力协助井上队友将被困者推向井口,逐一成功救出。当李运飞被队友拉上地面时,已经筋疲力尽。

  2017年5月6日,库车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突发火灾,严重威胁毗邻的6家化工企业乃至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李运飞顶着高温烈焰,舍生忘死,带领队员登顶作业,架设自摆炮进行冷却控火,成功将大火扑灭。

  李运飞荣登“中国好人榜”。

  222  李铁申

  李铁申,男,汉族,196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审计局驾驶员。

  30多年来,李铁申4次将4人从危境中救出,2次面对持枪歹徒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不求名利、不图回报,用自己的勇敢和善良谱写了一曲弘扬社会正义的浩气之歌。

  关键时刻,挺身救人。2019年9月28日晚7点多,李铁申在一家超市门前,看见一个小男孩突然跑到了正在急速驶过来的大货车前。李铁申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冲到货车前轮,及时把小孩从车轮下抢救了出来。就在抱起小男孩的一瞬间,货车和李铁申擦肩而过。这不是李铁申第一次救人,早在1989年6月20日,李铁申就曾在秦皇岛海边救下即将被海浪吞没的小男孩。

  奋不顾身,灭火救险。2016年7月的一天,李铁申驾车途中,发现一辆汽车着起了大火。他冒着车辆随时爆炸的危险,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卡在车里的司机救了出来,并拿起车上的灭火器奋不顾身地开始灭火。大火最终被扑灭,李铁申的脸上、身上却多处被烈焰灼伤。

  勇斗歹徒,毫不退缩。2016年2月5日21时许,李铁申在开车途中,看到前方有两名男子挥舞着刀棍在路边抢劫一位大货车司机,他立即上前与歹徒展开搏斗,由于躲闪不及大腿被刺伤,鲜血直流。李铁申忍着疼痛一步不退,最终歹徒被迫仓皇逃跑。1998年8月,李铁申驾车送人至深夜时,突遇持枪劫匪,他不顾个人安全,迅速调整行车路线,险些被枪击中,最终成功摆脱劫匪,保护了车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李铁申荣获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

  223  李  斌

  李斌,男,汉族,1976年3月生,北京公交集团941路乘务管理员。

  李斌发现有人在公交车上持刀行凶,第一时间冲向行凶男子阻止其继续行凶,并与同事和随后赶到的民警合力将凶手抓获,自己的头部、身上多处负伤。

  2020年9月5日上午10点左右,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登上一辆941路公交车。乘务管理员李斌发现这名男子没有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戴口罩时,主动上前进行提醒,并送上一个口罩。车辆即将行驶到老山站时,这名男子和另一名男乘客发生争执。该男子突然从包里掏出一把近20厘米的水果刀向男乘客刺去,被攻击的男乘客迅速向后门跑,车厢里一阵混乱。

  这时,正在后门处巡视车厢的李斌发现情况,第一时间冲上前去,阻止该男子继续行凶。公交司机见到情况紧急,及时靠边停车,疏散乘客,没有造成其他乘客受伤。行凶男子疯狂地挥舞着手臂,手中水果刀一次次扎向李斌。李斌忍着伤痛,抓住该男子的手,最终与公交司机和随后赶到的民警合力将其抓获。事后,该行凶男子被警方刑事拘留。由于李斌出手及时,被攻击的男乘客伤势并无大碍,自行前往医院接受治疗。李斌的头部、身上共被刀划出9处伤口,缝合22针。

  李斌临危不惧、浴血夺刀救乘客的事迹被媒体宣传报道,也被其他乘务管理员广泛学习。

  2019年初,李斌成为一名公交乘务管理员后,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认真履职。941路公交车途经北京西客站,经常有外地乘客问路,李斌总是耐心介绍,详细解答。任职以来,他先后在车上捡到6个手机、3个钱包,帮助乘客挽回损失共计3万余元,获得乘客赠予的锦旗3面、表扬信7封。

  李斌荣获“北京榜样”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24  杨晓君

  杨晓君,男,汉族,1986年3月生,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山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员。

  杨晓君是一名退役军人,朴实厚道,热心助人。虽已离开军营10多年,他始终牢记军人初心使命,在险情面前,毫不犹豫,半年内连续挽救3条生命。他是街道青年志愿突击队队长,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破冰除雪等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本色。

  险情面前,他一心救人。2019年1月13日19时许,杨晓君和妻子在无锡市某小区附近散步时,突然听到小孩的哭喊和大人的呼救声。他感觉不妙,立刻赶到现场,发现一名醉酒男子怀抱小孩意图跳河。危急关头,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拽住孩子,孩子下半身刚刚浸入冰冷的河水中,就被拉了上来。随后,他不顾严寒,跃入2米多深刺骨的河水中,将落水的男子救上岸。救人时,他胳膊大面积擦伤却浑然不觉。直到目送两人上了救护车,杨晓君才放心回家。

  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2019年7月9日12时30分许,在无锡市梁溪区惠龙桥上,喊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杨晓君和同事恰巧经过,两人向河中张望,只见20米开外的河中心,一位老人正在水中挣扎。情况危急,杨晓君二话不说,直接从桥上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奋力游向老人,将老人带至河边,与同事一起将老人救上岸。上岸后,杨晓君立刻对老人施救,不停拍打老人背部,帮助她吐出河水。确定老人安全后,在居民的指引下,他将老人背回家。

  紧急任务,他冲锋在前。2017年9月下旬,连续多日的大雨袭击无锡。降雨使运河水位持续上升,距运河一步之遥的国联金属市场面临被河水淹没的危险。杨晓君带领40名青年志愿突击队员和前来支援的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一起排险救灾。20米长的河堤加高和围堰封堵,用掉沙石30余吨、编织袋数千余个。经过4个多小时紧急作业,成功排除险情,保住了市场。2018年1月24日,无锡遭遇暴雪袭击,贯通城东西的3条主干道如果出现积雪结冰,将会严重影响居民出行。杨晓君带领青年志愿突击队,从25日到28日,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8点,连续对3条主干道和4座桥梁路面积雪进行不间断的循环清扫,保障了居民的平安通行。

  杨晓君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225  杨  雪

  杨雪,女,汉族,1986年1月生,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盛小学教师。

  在车祸突发之际,杨雪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保障学生们的生命安全,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大义和担当。

  2018年6月15日下午放学时段,在宁县和盛小学门前,杨雪护送学生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自南向北快速驶来,径直冲向正走在斑马线上的学生。“我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撞到我的学生!”杨雪事后回忆说。在车祸即将发生的那一瞬间,她没有丝毫迟疑,快步冲到车前,奋力将前面的4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和另外一名学生被撞倒,另有两名学生被刮倒。而这时的小轿车仍在向前行驶,再次逼近前面两名倒地的学生。这时,杨雪猛地从地上爬起,迅速将两名学生揽入怀中。由于用力过猛、身体失衡,她向后倒下去,但手臂仍然紧紧地搂着学生。

  再次倒地的杨雪,几次试着爬起来看护学生,但因髋部剧烈疼痛未能站起。前来帮忙的家长准备先扶她,她却大声喊道:“别管我,快救学生!”学校领导和老师闻讯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将杨雪和受伤的3名学生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到医院后,杨雪请求医生先治疗受伤的学生。她忍着疼痛,陪着学生做检查。直到每个孩子都确定没有大碍的情况下,她才开始接受检查。“你放心,现在受伤的3个孩子情绪稳定,骨骼也没有受损!”听到校长的话,她才吃了“定心丸”,安心住院治疗。

  这看似一次偶然之举,但其实是杨雪长期勇于担当的必然反应。多年来,她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倾心关爱,宽严相济,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学成绩也很突出,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

  杨雪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省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被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226  杨  琳

  杨琳,女,汉族,1995年7月生,共青团员,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园区阳光口腔门诊部执业护师。

  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爆炸事故,杨琳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下车开展救援,及时救出3名命悬一线

  的群众,“用生命守护生命”,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18年9月15日下午,杨琳和母亲驱车沿新鲁高速行驶。前方突然发生车祸,事故车辆相撞后迅速起火,发生猛烈爆炸,遍地都是玻璃碎片。危急情况下,杨琳毅然下车展开营救。她先把一个血肉模糊的伤者从事故车里拖到安全位置,查探伤情,给予简单处置。当得知“车里还有人”时,她不假思索,又冲向正在燃烧的车辆,弯腰躲过车辆再次爆炸时飞溅的碎片,四处寻人,发现了躺在车旁的第二名伤者。因为跑得太急太快,杨琳重重地摔倒在地。但她顾不上自己磕伤流血的膝盖,迅速爬起来,奋力冲到伤者身边,发现这名伤者意识已经模糊。杨琳临危不惧,冷静处理,找来木板固定伤者右下肢,脱下外衣给伤者披上。为了让伤者保持意识清醒,她紧握着伤者的手,不停地说:“别怕,我是医生,你要坚持住,一定要挺到救护车来!”

  忽然,车辆再次发生爆炸。爆炸声中,杨琳听到远处传来呼救声。她立即寻找,当发现第三名伤者时,他正双手死死抓住高速护栏,栏杆下面是深沟,稍一松劲后果不堪设想。她大声求助远处的司机,并指导司机一起把这名伤者抬到安全位置。她凭借所学医疗知识,初步判断其受到严重内脏伤,便迅速采取措施稳定伤者病情。

  120救护车赶到后,杨琳向前来救护的医务人员交代了3名伤者的详细病情。看到疲惫不堪的杨琳,一名医务人员拍了拍她,满怀敬佩地对她说,“还好有你,谢谢!”

  杨琳用勇义坚守,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工作,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并驰援通化,为市民做核酸检测。

  杨琳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当选“感动吉林”2018年度十大人物。

  227  余运清

  余运清,女,汉族,1969年7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司法局遮岛司法所所长。

  余运清坚守基层司法行政岗位20年,模范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拼搏奉献在“维稳一线”,积极化解矛盾及隐患,面对危险,挺身而出。

  2020年7月的一天,一名女子尹某某来到遮岛司法所,申请帮助调解其与杨某某的纠纷,男女双方约定当天下午到所里接受调解。17时50分许,杨某某与尹某某在司法所附近发生争吵。听到一声尖叫,余运清立刻下楼查看情况。走到大门口,看到杨某某正手持菜刀追砍尹某某,余运清当即大声呵斥杨某某,“这是犯法的,快住手!”杨某某不听劝告,把尹某某砍倒在地,仍举起菜刀继续伤害对方。面对持刀歹徒,余运清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跑到杨某某身后紧紧抱住他,两人一起摔倒在地。余运清的勇敢举动使杨某某慌了神,他挣脱后,丢下菜刀逃跑了,尹某某获救了。

  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之时,余运清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制止歹徒犯罪行为。在余运清心中,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小岗位能发挥大能量。她长年扎根基层,推进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把调解工作做深、做实,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赞扬。

  余运清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228  谷瑞刚

  谷瑞刚,男,汉族,1965年6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居民。

  谷瑞刚面对持刀行凶歹徒,毫无畏惧,奋不顾身,勇敢与之较量,维护社会治安、弘扬社会正气,展现勇于承担、伸张正义的精神风貌。

  2018年3月18日晚10点左右,谷瑞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在走到磴口县一中附近时,他突然看到一名男子正在持刀追赶两名女子。听到女子的呼救声,他想都没想就奋不顾身冲上去,大声呵斥并制止持刀男子继续行凶。在搏斗中,谷瑞刚的面部和手部被刺伤,瞬间血流满面,伤势严重。但他毫不退却,依然和歹徒搏斗。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歹徒抓获。

  事后,谷瑞刚被送到医院,左脸缝合27针,左手缝合10针。虽经过治疗,他的脸上依然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脸部也有一些变形。

  有人问他,因为救人被“毁容”,有没有后悔。谷瑞刚回答说:“路见不平、出手相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以后遇上这种事,我还会义不容辞去做!”谷瑞刚脸上那道伤疤,像一枚“荣誉奖章”,彰显着他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和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谷瑞刚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缘,为人忠厚老实,是个热心肠,街坊邻里有什么要帮忙的,只要喊一嗓子,他肯定尽力帮忙,绝不推辞。

  在打工的鱼店里,他是老板最信任的员工,每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把手里的活儿打理得井井有条,经手的钱物也从没出过差错。

  谷瑞刚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内蒙古好人”。

  229  冷小东

  冷小东,男,汉族,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公安局江苏东路便民警务站四级警长。

  从复转军人到人民警察,冷小东始终保持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急难任务干在前,危急关头冲在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跳入冰冷的河中,挽救群众的生命,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拉萨大桥南桥头有人跳桥轻生,请立即出警!”2021年2月19日22时许,拉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下达的派警命令,打破了夜晚的静谧祥和。冷小东第一时间应答、前去救援。同事提醒事发地点属于其他警务站辖区,他却说:“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个警察的职责!”说完带上一名辅警,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

  夜色昏暗,寒风凛冽,河水湍急。在报警男子的指引下,冷小东发现距河岸20米处,隐约有一个人随着河水起伏漂游。他们大声呼喊,轻生男子却毫无反应。时间就是生命,多拖一秒就多一分危险。拉萨河水冰冷彻骨,冷小东奋不顾身跳进河中,摸黑向深水中的轻生男子游去。寒冷一下子刺痛全身,冷小东咬牙坚持,快速游到轻生男子身旁查看确认,发现这名男子已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冷小东全身冰冷,仍用尽力气抓住轻生男子的手臂,托住其后颈,拼力游向岸边。快到岸边时,因河底乱石丛生,体力严重透支的冷小东踉踉跄跄艰难前进,几次险些绊倒,最后在同事及报警男子的帮助下,将轻生者成功救起。

  上岸后,冷小东来不及休息,立即对救起的男子进行复苏抢救,约一分钟后男子吐出一口水,恢复呼吸,慢慢苏醒过来。随后,他在同事帮助下,将该男子抬上路边等待的救护车。闻讯赶到的家属一再向冷小东表达感谢。

  作为一名普通民警,冷小东日常所处理的事务多是平凡琐碎的,但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自从选择从警之路,冷小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自己的力量,书写无悔的人生,在平凡岗位上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30  汪  勇

  汪勇,男,汉族,1985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硚口分部经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汪勇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后勤保障一线,以非凡之勇守护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以星火之势点燃八方驰援火炬,被誉为勇敢逆行的“快递小哥”。

  瑟瑟冬日吹暖流,大疫面前显大义。2020年1月23日10时起,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与扩散,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除夕夜,汪勇在微信群里看到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发出的一条乘车求助信息,金银潭医院是当地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地理位置偏远,出行十分不便。几个小时过后仍无人回应。面对这种局面,朴实的汪勇毅然选择挺身而出,开始免费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

  大年初一清晨,他开车来到约定地点接到医护人员。第一趟接送,虽然也有恐惧与害怕,但收获更多的是眼泪与感动,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从此,快递小哥汪勇化身穿行在英雄之城的摆渡者,守护着逆行的白衣天使们。

  医护人员对车辆需求越来越多,汪勇通过朋友圈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火速成立一支约30人的接送医护人员志愿服务队。发现有医护人员吃饭不便,他又多方联系餐馆,搭建起供餐应急配送网,落实每日近1.5万份餐食配送。医护人员的眼镜和手机在紧急情况下容易损坏,他发动志愿者在全城寻找可以维修的商户。援鄂医疗队寒冬星夜驰援武汉,生活用品未带齐,他就和志愿者们帮助购买拖鞋、秋衣秋裤……汪勇像一个支点,撬动起蕴藏在群众当中巨大的齐心抗疫正能量。

  烈火炼真金,危难显大义。一位医护人员这样称赞汪勇:“你虽然没有进过隔离病房,但你的所作所为不亚于任何一名‘逆行’的白衣战士,我们守护生命,你守护我们。”

  汪勇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231  张吉林

  张吉林,男,汉族,1974年12月生,吉林省白山市个体出租车驾驶员。

  面对持刀抢劫的歹徒,他临危不惧,赤手空拳与之搏斗,拼力守护市民生命安全;路遇轻生女子,他出手相救,挽回一条鲜活的生命。“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张吉林,用行动诠释了危难时刻守护正义、永不退缩的精神。

  危急时刻,斗智斗勇,一招制敌。2020年6月8日23时许,街道已然冷清。开了七八个小时出租车的张吉林,走进白山市第一中学附近一个便利店。此时的便利店内,只有两名店员和一个戴眼镜的短发男子。“有洗脸盆吗?”刚进店门的张吉林问。“没有。”售货员大声回复。正当张吉林转身准备离开时,售货员悄悄拽了一下他,小声说道:“救命!有人抢劫。”张吉林警觉起来,看到便利店收银台旁站着的短发男子面露凶光,手里还拎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正用身体逼住收银员。张吉林立即回身一步步走向歹徒,并寻找比较轻松的话题与歹徒攀谈,分散歹徒的注意力。在他们对话的间隙,售货员乘机悄悄上楼拨打电话报警。持刀男子发现少了一名店员,情绪激动起来,挥舞起菜刀,走出柜台冲向张吉林。张吉林没有丝毫畏惧,就在歹徒回头寻找售货员的一刹那,他猛地冲上去,飞身将歹徒扑倒在地并牢牢压在身下,一只手紧紧抓住歹徒持刀的手腕。民警及时赶到,和附近闻讯赶来的市民一起将歹徒控制住。

  紧要关头,迅速反应,挽救生命。2020年9月16日下午,张吉林所居住的小区里,一名住在七楼的女子因家庭纠纷想不开,要跳楼自杀。该女子将自家房门反锁,民警和消防员到达现场后一时无法施救。张吉林见状,想起该女子家阳台与隔壁阳台连通,他立即电话联系,想办法拿到邻居家的钥匙,以最快的速度飞奔至七楼,小心翼翼进入房间。在这名女子背对着窗户与楼下家人对话时,张吉林瞅准时机,翻身跃出窗外,一个箭步冲过去,从背后抱住这名女子,将其拖回阳台,并与民警一起将该女子拉回屋内,化解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张吉林荣获“吉林好人标兵”称号。

  232  张旭峰

  张旭峰,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东关镇后坡居民。

  40多年来,张旭峰40多次跳进黄河救人,打捞溺水者19人、成功救起13人,6次参与火灾救援,英勇救人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被誉为“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护者”。

  张旭峰自小在黄河水里泡着长大,练就一身好水性。1983年农历二月,当时黄河正在排凌,河面冰块碰撞,河水冰冷湍急。一名工人不小心落入黄河,情况危急。张旭峰闻讯后赶来,不顾利如冰刃的冰块、冰冷刺骨的河水,脱掉厚重衣服,二话不说就下水救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施救,张旭峰终于把落水者救到岸边。经过医生抢救,落水者最终被救醒。而张旭峰却大病一场,医生告诫他,以后千万不能再接触冷水。

  可是,在奋力挽救溺水者的时候,在与死神搏斗分秒必争的时候,张旭峰总是冲在前面。1991年5月18日下午,一名学生不慎掉进黄河,张旭峰冲到岸边,果断跳到冰冷河水中施救。大约七八分钟后,他兴奋地喊道:“找着了!”随后,他将落水者救上岸。围观的群众都发出一片称赞。他却平静地说,这不算什么,见人有难就该相救!

  张旭峰除了多次在黄河救人之外,还先后6次参与火灾救援,3次被烧伤。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2年3月,保德县鞋业社发生火灾。周围都是民房,一旦集中连片起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张旭峰奋不顾身,带头冲进火场。大火扑灭后,他才发现自己脸上身上多处烧伤,住院治疗了10多天才好转。

  针对黄河紧挨县城、常有溺水事件发生的情况,张旭峰还曾连续三年,发起“远离黄河、防止溺水”专项宣讲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预防危险,在危险来临时如何自救。

  张旭峰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233  张春生

  张春生,男,蒙古族,1996年2月生,共青团员,内蒙古自治区

  兴安盟扎赉特旗委办公室科员。

  张春生一身正气,不惧危险,两次跳入河中救起3名落水高中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是自治区家喻户晓救人危难的“大义青年”。

  2015年8月14日下午,在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团结村,3名高中学生不慎落入自治区第二大河——绰尔河中。当时正值汛期,水深5米左右,落水地点下游处的泄洪闸也正在开闸泄洪,情况十分紧急。住在附近的张春生听到呼救声,立即奔到河边,脱掉衣服跳入河中救人。

  他一边抵抗着水中漩涡拉扯,一边游向离岸较近的2名学生,拼尽全力将他们一并拖拽到岸边。在深水中同时救起两个人,张春生差不多耗尽体力。但他仍然再次跳入河中,将另外一名已经昏迷的学生从水中拖上岸。随后,他又利用掌握的急救知识实施急救。最终,在他全力救援下,3名落水中学生全部安全获救。

  对于这次救人,他说,“当时没有想太多,就出于本能,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还会选择下水救人,因为不能让3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我的面前!”

  大学期间,他是班里的班长,还在校学生会工作了2年,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同学们有困难,总是第一个找到他。2019年大学毕业后,为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他放弃外地更好的岗位,回到家乡工作。在单位,他虚心好学、踏实肯干。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报名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值守,他说:“当国家需要时,我们每个人都会站出来”。

  张春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内蒙古好人”。

  234  张继群

  张继群,男,汉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车排子灌区管理服务站配水员。

  张继群身边常带一根备用绳,20年间,用这根“救命绳”7次救起落水人员。

  张继群管理的柳调车渠段最大输水量每秒18立方米,流速高达每秒3.5米。经过多年水流冲刷,渠道边的混凝土板表面结了一层光滑的青苔,人一旦落入水中很难自救。每天都要巡渠的张继群,专门在摩托车尾箱里放了一根他称之为“救命绳”的备用绳,以便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救人。柳调车渠段位于公路旁,距离团场、连队比较近,每年夏季会有很多人到渠边散步纳凉。尽管渠道边竖着警示牌,但仍有不少人偷着来游泳、钓鱼,失足落水和溺水情况时有发生。每年的5月到9月,张继群都会增加每日巡渠次数,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或救援。

  2016年8月20日,张继群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在渠道上巡查水情,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快救人啊,有人被水冲走啦”的呼喊声。他连忙循着呼喊声跑去,只见水渠内有团黑影时隐时现,顺着湍急水流迅速往下游漂去。他立即从摩托车上取下绳子,紧跟落水者边跑边扔绳。由于水流太快,抛出去的绳子一次次与落水者擦肩而过。眼看距离出水口只有十几米,危险近在眼前,张继群稳稳甩出绳子,这一次落水者终于抓住了绳。张继群几经努力,终于将落水者拖上岸。

  (下转第十五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5日 14 版)

相关新闻: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1—106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07—119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20—131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32—145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46—158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59—165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1—207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8—220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21—234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35—248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49—261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1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2—315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16—328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29—341

(责编:牛镛、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