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5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资料
人民网>>时政>>正文

川军将士悲壮抗日史 "800壮士"抗日壮歌至今流传【5】

顔婧 黄里

2015年05月05日13:16  来源:四川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川军将士悲壮抗日史 "800壮士"抗日壮歌至今流传

  川军悲壮抗战的镜头与数字

  “八年抗战期间,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此外,四川还提供了全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财政粮赋……”对川军抗战颇有研究的四川作家郑光路,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悲壮的岁月。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上战场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比如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在最惨烈的台儿庄战役中,122师师长、四川人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日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弹尽粮绝,王铭章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部下扶他,王铭章叫道:“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除了战场上的英勇,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的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粮食和捐款。1941年至1945年,四川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百姓们觉得军队打仗必须要有粮食,所以吃苕藤树叶也要交足公粮!川江上也全是赤裸上身的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全川又掀起献金高潮。1944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举行。一长串衣不蔽体的乞丐,也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抗战期间,四川各地献金总额5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抗战。(顔婧 黄里)

上一页
(责编:张迎雪(实习生)、曾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