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5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资料
人民网>>时政>>正文

川军将士悲壮抗日史 "800壮士"抗日壮歌至今流传【4】

顔婧 黄里

2015年05月05日13:16  来源:四川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川军将士悲壮抗日史 "800壮士"抗日壮歌至今流传

  铭记:川军抗战的一个缩影

  西充川军的800壮士,是抗日川军的一个缩影。之所以勇敢坚强,是因为他们坚守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存亡相依的信念。李汝江说:“这个信仰,陪伴父亲与他的战友们始终,勇敢去迎接挑战,坚守阵地,赢得胜利!”

  李汝江记得1953年的某一天,一封来信让全家喜极而泣,李汝江才终于相信,父亲还活着!信中说,李宏毅被安排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教员,并获准带家属生活。

  李汝江跟着妈妈、姐姐先坐汽车去南充、重庆,又坐船去武汉,最后坐了几天火车辗转到哈尔滨,一家团聚,母亲哇哇大哭。“这是我第一次坐汽车、火车,记得在重庆上船前,吃了一碗火锅粉,那个味道至今忘不了!”在哈尔滨,打过鬼子、九死一生的英雄父亲就在面前,李汝江说,“失去父亲,饥饿战乱的童年阴影,一下子云开雾散了!”

  在儿子眼里,父亲是血肉之躯,却是一个传奇。因为,他身上残留了太多弹片,“上世纪80年代末,他需要做个小手术,但医生发现他肚皮上有黑点,以为是癌症。父亲哈哈大笑,说那是残留在体内的弹片,不仅肚皮有,嘴皮、手臂、身上到处都是。”

  手术后,李汝江劝父亲:“现在写传记的人也那么多,怎么不把西充‘800壮士’的事迹写下来呢?”

  当时,老爷子已经70多岁了,平时会写诗词的李宏毅开始执笔《征途札记》。其间,他亲笔书写了几十万字的材料,积存下来厚厚20多公分的手写材料。李汝江说:“很多人,包括一些协会、民间组织、电视台,都来要《征途札记》,目前它应当是由亲历者所写、反映那一段历史比较全面的文字资料。”

  晚年时期,李宏毅最喜欢对家人说:“一定要努力为自己的民族争气,只有民族强大了,人家才不敢欺负!”

  2005年老人家去世,儿子李汝江从骨灰中,拾起了几块被烧得焦黑的弹片。他说:“父亲与他的老乡战友‘800壮士’已在天堂团聚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迎雪(实习生)、曾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