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刘和平:反腐败半点都不能退 一退就会溃堤千里【3】

2015年02月24日18:1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我希望我们的官员,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人事,看待自己好不容易做的这个位置

问:说到曾国藩,您认为能从他身上学些什么呢?

刘和平:我希望我们的官员,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人事,看待自己好不容易做的这个位置。我举两个曾国藩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天津教案。杀了法国领事,中国又面临一次大的转折。束手无策的大清朝,最后只好让曾国藩去解决。大家都说这个事不要去,他真是苟利国家。曾国藩就是处理自己的官员,平息事态,国家打不起这一仗,打不赢这一仗,但是有些条件坚决不答应。不答应的时候,那边就号称军舰要开过来开炮了。很多人都急了,到曾国藩那里去,说怎么办?曾国藩非常淡定,说我有办法。离开之后很多人都在猜,说曾大帅究竟有什么办法?李鸿章就落泪了,他就猜测曾国藩最后会自己去面对炮火。后来曾的幕僚长来问他。他说,哎,他们开炮我就站到炮火底下去,大不了拿我一个大学士、正一品,去抵他那个领事的命,你们谈判还不好谈吗?他做官做到汉大臣第一,实在不行为了国家就能豁出去!

第二件事,他当两江总督时有一个事看了很令人感动。一般像那个时候到晚上九点以后就禁夜了,但两江总督后院里晚上一直到十一二点甚至是一两点还有一个声音传出来,那是在纺棉线。为什么那么晚了还纺?曾国藩对自己家里女人的要求,干完日常家务,每人每天四两棉线要纺出来,没纺出来就不能睡觉。就这样要求家人。这里面一个是勤,一个是俭。我们常说勤俭持家福绵长,曾家真是福绵长,他后世非常好。

所以我觉得反腐败就两手,一方面严惩、零容忍,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教育。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找出一种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以及一些真正我们一看到,就能够改变自己内心和做人做事方法的东西。

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御史里,彭玉麟是一个好榜样,可以作为我们纪检干部学习的楷模

问:自古以来,对监督者的要求比普通官员要更高。在这方面,您是否也能列出一些可资学习的楷模?

刘和平:一个很值得我们来提倡的,就是湖南衡阳的彭玉麟。辜鸿铭曾经就说过,他在中国历史上最崇拜佩服的人是彭玉麟,给他的评价就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奇男子”。彭玉麟是湘军里的水师统领。后来清朝廷特别想重用他,首先就希望他当安徽巡抚、湖北巡抚,他不当。清朝廷就想,是不是他嫌这官小,要大一点。就试探性地希望他当湖广总督,不当。是不是他不愿意当地方官,封他当兵部尚书,不当。朝廷就觉得奇怪,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对我们不满。彭玉麟写了一封奏折,里面那段话特别感人。他说:“臣自兴兵以来,未曾一日离船居岸上,未曾一日离军省亲,未曾置片瓦寸地。臣以寒士出,仍以寒士归。”我本来就是个贫寒的知识分子,我是这样投军的,今天依然以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回乡去躬耕。当时朝廷为之动容,天下为之动容。但最后觉得他在军中在天下威望这么高,能力这么强,不能不用。最后朝廷破例给了彭玉麟一个“三有三不”。有官无衙,还是给他兵部尚书衔,但是不给衙门让你坐;有职无差,给你职务不让你担差事;有权无责,你可以行使这个官职的权力,不让你担责任。要他干什么?要他巡视长江水师,包括所到之地,各级官府有不法情事,彭玉麟都可以直接参奏或处置。给了他王命旗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央巡视组。

彭玉麟再出来,不用朝廷一分钱,也不用一个随从,带着自己的侄子,青衣小帽,微服出巡,就一路走。大家都不知道他怎么走,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有名的故事有几个,其中杀李鸿章的侄子是一个。李鸿章那个时候当两江总督,是天下第一权臣。彭玉麟微服出巡,收集了他侄子贪腐的大量证据。这天突然一个帖子丢到两江总督那里,要见李鸿章。李鸿章一听就心中忐忑,觉得来者不善,立刻打开中门迎接。进来之后,彭玉麟就把搜集的他侄子所有罪证往那儿一摆,说你看一看。史料记载,李鸿章就边看边出汗,以至于“衣襟皆湿”。完事后就跟他商量,怎么处理。彭玉麟就跟他说,犯了这些条,没有别的,就是极刑,就是要处死。李鸿章特别为难,因为老母亲就在后堂,最喜欢这个孙子,“老母在堂,我何以自处”。彭玉麟后来就想了一下说,我可以法外施刑,让他自尽。李鸿章跑到后堂请示母亲,母亲拼命地说,你当这么大官,救自己一个子辈还救不了,大不了抓他去坐牢,判个流放之类也行,救他一条命。他又跑出来跟彭玉麟说,彭玉麟坚决不答应。李鸿章又去跟母亲说。一来一往,最后李鸿章大局为重,同意了,就守在那儿。他的侄子一条白绫那就处理了。处理以后,彭玉麟非常好,给李鸿章说你自己写一个奏折给朝廷,交代这个事情……

其实这样的例子彭玉麟还很多。我就想这个人可以作为我们纪检干部学习的榜样。因为中国郡县制两千多年,对御史的要求高于别人。高度的中央集权以后,所有官员都是中央选拔任命委派到各地去。问题是谁管他们?更多的时候就是靠御史。御史有监督纠察弹劾之权。所以我觉得要在我们的御史里面选几个榜样,彭玉麟就是一个榜样,特别了不起。

海瑞生了重病,连写四封要求致仕的奏章,最后一封是万历皇帝亲自回的,说你不能起来就别起来,就躺在床上,只要你还在南京,别人就不敢贪污

问:记得您在《大明王朝》中浓墨重彩写海瑞,他也是古今廉吏的楷模。

刘和平:海瑞我们都知道,死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起。他临了时就一个人,连家庭负担都没有,总应该有一点俸禄银子吧,最后他身边的副都御使王用汲检查他的行囊,里面大概就是不到十两银子,给他办个丧事都办不起,最后官员一起凑份子给他办的后事。像海瑞,张居正倒台以后,万历皇帝重新起用他,那个时候他已经70岁了。请他干什么?当时明朝有两个首都,一个北京,一个南京。海瑞委任的就是南京都察院都御史。

一个有名的趣事就是,听说朝廷委任海瑞当都察院都御史,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南京以及方圆几百里的生漆涨价十倍以上。就黑色的漆,突然价格猛涨,买不到货。凡是住在南京城里有钱的人家,都要把自己的红门刷成黑门。听说海瑞要来了,拼命买黑漆,家家连夜刷门。海瑞一来,只要看到是朱门,一定要查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他的威望能高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海瑞在南京当都御使那几年,整饬风气,真不敢贪。后来海瑞生了重病,连续写了四封要求致仕的奏章,朝廷一直不批,最后一封,这是万历皇帝亲自给他回的。他说你就是生病,也希望你看在朝廷和国家,不要走,你就躺在南京。朝廷给你治病,你不能起来就别起来,就躺在床上。只要你还在南京,别人就不敢贪污,同时还给他赐了一方印,叫掌风化之官。(采访整理:景延安 韩亚栋 李放)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唐述权、肖红)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