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2014、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
2014年 GDP预期增速 | 2014年 GDP实际增速 | 2014年GDP总量(万亿元) | 2015年GDP预期增速 | 2015年调幅(个百分点) | |
贵州 | 12.50% | 10.80% | 0.93 | 10% | -2.5 |
天津 | 11% | 10% | 1.57 | 9%左右 | -2 |
重庆 | 11%左右 | 10.90% | 1.43 | 10%左右 | -1 |
云南 | 11%以上 | 8.10% | 1.26 | 8.50% | -2.5 |
陕西 | 11%左右 | 9.70% | 1.77 | 10%左右 | -1 |
甘肃 | 11%左右 | 8.90% | 0.68 | 8% | -3 |
新疆 | 11% | 10% | 0.92 | 9%左右 | -2 |
福建 | 10.5%左右 | 9.90% | 2.41 | 10%左右 | -0.5 |
青海 | 10.5%左右 | 9.20% | 0.23 | 8% | -2.5 |
江西 | 10%左右 | 9.70% | 1.57 | 9%左右 | -1 |
湖北 | 10% | 9.70% | 2.74 | 9%以上 | -1 |
湖南 | 10%左右 | 9.50% | 2.7 | 8.50% | -1.5 |
广西 | 10% | 8.50% | 1.57 | 8% | -2 |
海南 | 10%左右 | 8.50% | 0.35 | 8% | -2 |
宁夏 | 10%左右 | 8% | 0.28 | 8% | -2 |
安徽 | 9.50% | 9.20% | 2.08 | 8.5%左右 | -1 |
山西 | 9%左右 | 4.90% | 1.27 | 6%左右 | -3 |
内蒙古 | 9%左右 | 7.80% | 1.78 | 8%左右 | -1 |
辽宁 | 9%左右 | 5.80% | 2.86 | 6% | -3 |
江苏 | 9%左右 | 8.70% | 6.51 | 8%左右 | -1 |
山东 | 9%左右 | 8.70% | 5.94 | 8.5%左右 | -0.5 |
河南 | 9%以上 | 8.90% | 3.49 | 8% | -1 |
四川 | 9%左右 | 8.50% | 2.85 | 7.50% | -1.5 |
黑龙江 | 8.5%左右 | 5.60% | 1.56 | 6%左右 | -2.5 |
广东 | 8.50% | 7.80% | 6.78 | 7.5%左右 | -1 |
河北 | 8% | 6.50% | 2.9 | 7% | -1 |
吉林 | 8%左右 | 6.50% | 1.38 | 6.5%左右 | -1.5 |
浙江 | 8%左右 | 7.60% | 4.02 | 7.5%左右 | -0.5 |
北京 | 7.5%左右 | 7.30% | 2.13 | 7%左右 | -0.5 |
上海 | 7.5%左右 | 7% | 2.36 | 不设目标 | |
西藏 | 12% | 12% | 0.09 | 12% | 0 |
注:云南、黑龙江两省2014年GDP总量未公布;表中该两省2014年GDP总量,据其2013年GDP总量及2014年增速换算得出。数据来源:相关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统计部门。编辑制表:《中国经济周刊》采制中心
山西垫底 东北三省集体失速
一些欠发达省份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尤以山西为最。在2014年全年的经济增速排名中,山西垫底,仅为4.9%。
山西的垫底并不令人意外。在2014年的前三季度,山西的经济增长排名均位列全国倒数。而在山西省的数据公布之前,1月12日,该省的省会太原市先公布了成绩单:2014年全市GDP预计增长3%左右。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在会上直言,“这是一份令人惭愧的成绩单,省会城市不能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成绩单”。
第二天,这句话被各大网站作为新闻标题广泛传播。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特别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
“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让山西陷入了被动。山西一直努力想要改变“一煤独大”的现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小鹏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提出了具体的构想。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将成为山西加快转型的方向。
除山西外,东北三省过去一年经济集体失速,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版面。
GDP增速排在倒数第二的黑龙江省,其省长陆昊分析2014年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时说:原因在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10多年来,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为72.9%,最低为53.8%,增速最高为13.1%,最低为6.3%,2013年回落到0.1%,去年为负增长。“从根本上讲,经济发展中结构性、体制性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仍比较突出。”他进一步分析说,黑龙江省工业中能源工业比重过大,非公经济比重小,市场营销、与资本市场合作、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等方面均存在差距。
辽宁和吉林的问题亦与黑龙江相似。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重工业程度最高的区域,当然也是资源大省,东北三省曾经历了历史的辉煌。然而,如今却成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最根深蒂固的样本。这被普遍认为是东北经济失速的深层原因。
“现在看来,东北地区由国有经济主导的这样一种经济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在过去的这些年,东北地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和改变,这是最严重的问题。”袁钢明说,之前一提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国家给他们什么政策和项目,或进行大规模投资让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带动起来,这是老路。最后证明是行不通的。“单纯地依赖重工业或者国家投资的结构来发展经济,困难越来越大了,东北地区应进行深刻反思,朝着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方向进行改革和改变。”
20省份今年计划总投资约30万亿
几乎所有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即使各省份纷纷下调了预期目标值,但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说法,那也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为了稳增长,巴特尔将“促进投资”放在了2015年所有工作之首。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内蒙古2015年将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5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万亿元。
不只是内蒙古,多数省份尤其是欠发达省份,仍然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选择。多个省份已相继拟定了2015年的投资计划。
据河南省发改委向河南省两会提交的报告,2015年河南省计划总投资3.57万亿元,其中8000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万亿。这是目前为止,公布拟投资总额最大的省份。
河北也表示将全力以赴加强项目建设,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投资增长20%以上。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力争完成投资2100亿元。
经福建省政府审定并公布的2015年福建省重点项目共安排490个,总投资3.0435万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公布了2015年的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合计约30万亿元。投资的主要方向为民生工程,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等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
“投资规模太大,投资率过高,始终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 袁钢明说。
所谓结构转型,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2015年20个省份计划投资情况(不完全统计)
内蒙古:力争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5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34万亿元。
安 徽: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建成600个以上。保守估计在万亿元以上。
河 北:力争全省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1500个。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要力争完成投资2100亿元。
河 南:计划总投资3.57万亿,其中8000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5万亿元。
福 建:计划总投资3.0435万亿元。
贵 州:宣布2015年要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左右。
湖 南: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重点投向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领域。
广 西:推进重大项目693项,年度投资2008亿元。
四 川:计划推出500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994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88亿元。
陕 西: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增长20%左右。
新 疆: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
江 苏:实施200个省重大项目,年度预计完成投资4900亿元。
山 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3万亿元。
浙 江:完成“411”重大项目投资7200亿元。
湖 北:确保年完成投资2.9万亿元以上。
重 庆:拟定了投资规模1万多亿元的计划,投向带动性强、长期支撑作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江 西:计划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580个,总投资1.1万亿元左右,其中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左右。
天 津:天津滨海新区从2015年起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359个,计划总投资1.2978万亿元,仅在2015年计划投资就有3663亿元。
西 藏:力争落实中央投资46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
云 南:重点督查20项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1371亿元。
数据来源:相关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改委、官方媒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