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留坝县全面推行“廉政灶”——
接待办撤销了 “八两哥”减负了
方 敏 吴 超
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身体魁梧,说起话来也声如洪钟。初次在陕西留坝县见到赵平,他刚忙完一场接待工作。
“中午12点在县委机关灶午餐,晚上6点在县委机关灶晚餐”, 这是1月14日陕西省委巡回督导组来留坝县检查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接待方案里的安排。作为留坝县原接待办主任,赵平感到很轻松。
“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安排在机关灶吃饭,也不用喝酒。”赵平说,虽然接待办被撤销了,但他如今也时常去做接待工作。
这位被称为“八两哥”、动辄喝“一斤八两”的汉子,在八项规定实施前工作并不好干。
2004年3月,留坝县外事侨务接待办公室成立,该办负责县上四大班子的公务接待。“外事侨务工作只占日常工作的两成,工作重心还是公务接待。”赵平说。据统计,2011年,该接待办的公务接待经费就接近百万。“上级领导来调研要陪喝酒,县里招商引资要陪喝酒,就连领导的亲朋好友来了也得陪着喝。”谈到公务接待喝酒,赵平心有余悸。
“八项规定实施前,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转了三四桌,一个酒局还没结束就得去下一个酒局,身体就是那阵子喝坏的。”因为陪酒,赵平没少被家里人埋怨。
2011年12月,留坝县接待办被撤销,接待业务进行了下放和划分。赵平说,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留坝在全县8个镇和27个有条件的县级部门全部建成“廉政灶”,并统一按照定点用餐、定额支出、定员陪同的“三定”制度进行接待,极大地减少了接待费用。
对于公务接待喝酒,留坝县县委书记许秋雯也感触颇深,“对于喝酒,大多数人都是很反感的。如今县上领导以身作则,禁酒减少了不必要的公务开支,省下来的钱可用于民生建设。”
回访黑龙江最严“禁酒令”,干部坦言——
“现在最流行喝格瓦斯”
本报记者 袁 泉
去年8月份,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进一步明确公务接待的有关要求,省级领导班子和省直单位在公务接待中一律不允许饮酒。这条规定也被媒体称为“最严禁酒令”。
“现在都喝饮料,最流行的是发酵饮料格瓦斯,一瓶几元钱。以前接待、宴请肯定要喝酒,而且都是比较好的酒。现在公务接待数量大幅下降,基本都在单位食堂。”黑龙江省某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随着禁酒令的出台,人们不敢喝也不愿喝。
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在内部图书馆里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这是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们的休闲方式。“到基层院办事,都是在食堂用餐。人数少的时候吃桌餐,30人左右的时候就吃自助餐,一律不上酒。”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法院还明确禁止接受案件当事人的宴请,更不用说相聚“豪饮”了。
镜泊湖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度成为了牡丹江接待的“地标”。景区一名工作人员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参与接待,特别是夏天旅游旺季,一天有好几场。光鱼就得上七八道,酒也是用高档名酒。”现在,镜泊湖景区的接待量下降九成。公务接待就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通常是自助餐。
从接待任务“解放”出来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不用像以前那样疲于应付接待了,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景区发展、环境保护。”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