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正文

富商张新明曾电话新市委书记:也不来我这拜山头【2】

胡印斌

2015年01月13日08:11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富商张新明曾电话新市委书记:也不来我这拜山头

富商张新明曾电话新市委书记:也不来我这拜山头

  若媒体报道的情况属实,张新明悠游于山西政商两界,长袖善舞,予取予求,显然与市场无关、与管理能力无关,而是带有深深的权力烙印。正是因为官场的大面积崩塌,才导致市场的失序,以致“丛林原则”横行,正当企业与一般民众成为鱼肉。也因此,有必要追问,究竟是谁成就了“张新明们”?

  遗憾的是,尽管经由媒体的不懈追踪,初步呈现出张新明背后的权力拼图,但因为细节有待补充、擦亮,距离真正的还原还为时尚早。不过,从其东窗事发后,山西省国土、煤炭、公安系统一批高官落马的情形看,事件仍在发酵之中。接下来还会牵扯到哪些官员,这些官员陷入有多深,有待进一步观察,对此,必须“有一个查处一个”,严肃问责。

  而除了问责具体的官员之外,更值得忧虑的,则是当地官商勾结的深厚土壤。可以说,张新明的出现并非偶然,也不是个例,而是有着浓重的制度背景。其中的关键,在于行政权力对于市场的强力干预,且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这样,只要搞定了权力,也就赢得了市场;搞定的官员级别越高,则可变现的利益就越大。也即,以利益俘获权力,以权力攫取利益,直至官商通吃,无往而不利。

  密集的政商交集与互动,既为张新明高悬起“山西首富”、“山西赌王”、“太原第二组织部长”的名号,也给山西官场带来了塌方式腐败。“太原官场从此以讹传讹,说张新明中央有人,”上述人士笑称,“甚至开始有人找张新明跑官。”其“太原第二组织部长”的外号,因此出现。当然,更为触目惊心的则是,听任“张新明们”一手遮天,官商通吃,必然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堰塞整个社会的激情与创造力,如同山西一位律师所言,“让许多山西人对社会的前途丧失信心”。

  在查处张新明及其背后隐秘权力的同时,也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制度性土壤,廓清迷雾,除恶务尽,方可真正给民众以信心。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潘婧瑶、崔东)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