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古城大火三问:是谁将600年古城楼变身茶馆
三问
省级文保单位如何变成经营性“茶馆”?
对于拱辰楼是否变身“茶馆”一事,县长王利伟表示,由于巍山古城游客众多,很多游客要到拱辰楼游览、观光。为满足游客的需求,体验南诏文化,2010年4月,拱辰楼正式作为南诏古乐展示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拱辰楼的日常管理由南诏古乐团负责,经常性的监管、巡查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
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巍山县文化体育局要求将拱辰楼交付给民众团体“巍山县南诏古乐团”进行管理和使用,作为业务部门的县文物管理所对于这种做法持否定意见。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文管部门不认可,但“人微言轻”,“胳膊扭不过大腿”,最终还是把拱辰楼交给南诏古乐团使用,时间从当年4月至2015年3月。文物古建筑是“谁使用谁负责”,巍山县南诏古乐团接管后还没到期,拱辰楼就毁于大火。
新闻内存
多地历史遗存火灾现象透视
近年来,云南古城、文物建筑群火灾接连发生,在与云南相邻的贵州省也“寨火不断”,20多天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久吉苗寨“火烧连营”,286间房屋被烧毁。
记者梳理发现,在多起造成重大影响的古城古寨火灾中,用火不慎、不规范使用电器是造成火灾易发、多发的直接原因。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