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成都某建筑公司员工,跟着公司的项目走,一年大部分时间要在不同的城市奔波。“盖了很多楼,却不能确定自己的户口未来安在何处。”
曾经有相同困惑的不只是曹明。他告诉记者,刚进公司的大学生,多半要去各地的基层建筑工地轮值。几年后,到了被父母逼婚的年龄才着急盘算落户的事。
选择“购房落户”无疑是成为异地居民的首选,但房价却让不少年轻人犯了难。如今,成都将实行积分落户新政,让曹明这样的外来青年多了一种选择。
落与不落好着急 外来青年迎“积分制”落户新政
曹明,26岁,陕西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成都一家建筑公司。
虽从事行政工作,但毕业后两年多,总是从一个项目辗转到另一个项目。今年年初,才从基层工地调回成都。可家人又开始催他落户,不然就尽早回陕西老家。
“我连女朋友都没有,总觉得谈安家落户没谱。可父母觉得早点定下来是个保障,就怕成都的房价越来越高。”曹明说,家里正担心着房价,这落户标准就从70平方米涨到了90平方米。
曹明说的落户标准涨了,是指从2014年6月1日开始,规定外地户口落户成都,需购买满90平方米以上住房且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而此前,则只需购房满70平方米且缴纳社保满一年,就能落户。
“那阵子,公司不少同事天天跑房管局,能赶在今年5月底前交房落户的,都把这事办下来了。”看着身边朋友的选择,思前想后的曹明也决定落户成都,可他近三年的积蓄加起来,连购房首付的一半都没有。
充满矛盾的曹明说,是不是有房了,才算在异乡有家了,女朋友没准也就有了。“其实我们公司从收入和福利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选择回家,再找同等收入的工作就不一定了。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年轻人想凭个人积蓄是很难负担起当下的房价。但这笔支出,可是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
面对购房落户的压力,曹明也去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了解过其他落户条件,但并不能获得许多直接的公共服务。直到今年年底,他了解到成都市将实行积分落户制度。
“积分落户其实意味着外来人员的城市贡献值。”在曹明看来,积分落户注重吸引人才,同时更看重外来人员对社会的贡献。现在看来,购房落户在未来不一定是落户成都的直接选择。
盼入户标准细化 户籍改革走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阶段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成都市将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达到积分入户标准的外地来蓉人员可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可问题是,暂时没有达到积分落户标准的外地人怎么办?
据成都市公安局办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方案》居住证持有人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西部城乡统筹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韦克楠认为,户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附加在户口之上的福利牵绊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公共服务没有均等化。同时,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当前城市公共资源压力确实过大,需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因此,积分落户成都,逐步享有城市配套服务是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
也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对城市户口的放开,导致户籍人口的增加。如果公共福利没有相应增加的话,在其对应的户籍人口增加的前提下,分摊在每个人头上的公共福利反而会降低。所以,在伴随着对户籍人口放开的前提下,财政需加大对公共福利的供给。这样的目的是,既保证原著户籍人口福利不降低,也会增加户籍对入户人口的吸引力。
事实上,成都市此次户籍改革政策,是针对今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有序放开、合理确定、严格控制的四级落户标准的有效探索。
据相关报道称,成都市常住人口2013年底达1435万人。其中,成都有400万流动人口。因此成都作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在此次户籍改革中,被列为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城市。但目前具体执行标准还不明确,专家认为下一步应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不管怎么说,积分落户让一些青年人有了融入异乡的新途径。原以为打不开的门,开了。”期盼政策细化的曹明,笑着告诉记者。(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记者手记】户籍改革:让外来人口更有家的感觉
据了解,成都市将改进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制定统一的居住证积分入户标准,达到积分入户标准的外地来蓉人员可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成都作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在此次户籍改革中,被列为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城市。未来,成都作为建立落户积分制的城市,落户的条件、过程透明了,公众办理的难度降低了,外来青年落户成都将多一种选择。采访对象都期盼积分落户政策能尽快细化,正式实施。
对外来人口而言,长期在成都生活,并且有稳定的职业,将来就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年轻人,购房落户也不再成为最直接的选择。同时,积分落户政策也能让他们享有相应的居民公共服务。居民最迫切享有的医疗卫生、随迁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也不再成为安家落户的困扰。以后,外来人口在哪里工作,在哪里便有了家。